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逸霄 > 第440集:文化辩论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本质’,可如果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本质再珍贵又有何用?第481集提到的传承人断层问题,不正是因为技艺与现代审美脱节吗?”

“断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非不迎合现代审美。第494集那位独居山区的老传承人,他拒绝商业化,却用一生守护着祭祀糖龙的技艺,这种坚守难道不值得尊重吗?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靠迎合得来的。”

双方引经据典,从糖龙的历史渊源到当代实践,从技艺本身到文化意义,争得面红耳赤,台下观众也看得热血沸腾,不时为精彩的论点鼓掌叫好。

最后是总结陈词环节。

反方四辩首先发言,她梳理了反方的核心观点:“……我们从不反对创新,我们反对的是为了迎合而失去自我。糖龙技艺的‘根’,是那些古籍记载的智慧,是传承人口中的传说,是一代代匠人坚守的工序。就像第500集《向新而生》中所说,‘守护文化根脉’是前提,‘保持创新开放’是路径。但前提永远不能动摇,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随后,正方四辩总结:“……对方辩友将‘迎合’等同于‘抛弃内核’,这是对我方观点的误读。我们所说的迎合,是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传统技艺。就像第490集那位意大利传承人制作的‘威尼斯糖龙’,它融入了当地文化,却依然是糖龙。这说明,传统技艺可以在迎合中保持本色,甚至焕发新的光彩。”

当最后一位辩手说完,全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无论是正反双方的精彩辩论,还是糖龙技艺本身的魅力,都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受触动。

周教授走上台,示意大家安静:“非常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表现。这场辩论,与其说是一场对抗,不如说是一次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深度探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其实,‘是否迎合现代审美’的背后,是‘守正’与‘创新’如何平衡的命题。糖龙技艺的发展历程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有力:“正如第440集辩论赛后达成的共识:根脉不变,形式多元。传统技艺的核心精髓,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基因,必须坚守;而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则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迎合,是为了守住灵魂;善创新,是为了延续生命。这,或许就是传统技艺在当代最好的生存之道。”

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持久。辩手们相互握手致意,脸上带着释然的笑容。他们都明白,这场辩论没有失败者,因为他们共同探讨的,是如何让像糖龙这样的传统技艺,在时代的长河中,既不失本色,又能破浪前行。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就像那些正在被传承、被创新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的阳光下,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