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逸霄 > 第511集:配方改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营养师的反馈则更专业:“甘草有补脾益气的作用,陈皮能理气健脾,加入糖料后,不仅降低了糖分摄入,还增加了养生功效。建议将蔗糖再降5%,适合需要控糖的人群。”

风痕根据这些反馈,再次调整数据模型。他用电脑模拟了不同配比下糖料的黏性、塑形性、口感曲线,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蔗糖用量为传统配方的55%,甘草提取液2.5%,陈皮粉1.8%,麦冬汁1%。这个配比下,糖料的塑形时间控制在8分钟,冷却后硬度适中,既不会太脆易断,也不会太软变形,口感上甘淡适中,香气层次分明。

“最后一次测试,就用这个配比。”这天清晨,温如霜将按比例准备好的材料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风痕启动熬糖锅的智能温控系统,将温度设定为152℃,时间设定为12分钟——这两个参数是他通过数百组数据测算出的最优值。

糖料在锅中慢慢融化,陈皮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温如霜站在旁边,看着风痕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忽然想起半年前二人在非遗展上的争论——那时她坚持“传统不能丢”,他执着“科技要赋能”,而现在,他们正用古籍的智慧和数据的精准,共同为糖龙技艺寻找新的出路。

熬糖完成,风痕将糖料倒入精心设计的龙形模具中。这次,他没有立刻等待冷却,而是启动了自主研发的“分段冷却系统”——先在25℃环境下冷却5分钟,让糖料初步定型,再转入18℃环境冷却10分钟,确保龙身纹路清晰。

当模具打开的瞬间,阳光正好透过窗户照在糖龙身上。这尊“低糖养生糖龙”通体呈浅琥珀色,龙鳞上隐约可见陈皮的细小颗粒,凑近能闻到淡淡的甘草和麦冬香气。风痕轻轻拿起糖龙,龙身完整,没有一丝裂纹,放在指尖重量比传统糖龙轻了近三分之一。

“成功了!”温如霜忍不住拍手。风痕将糖龙递给她,眼里带着笑意:“是咱们一起成功的。”

当天下午,展馆举办了“低糖养生糖龙”试吃会。展台前挤满了游客,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有注重健康的中年人,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家尝过之后,纷纷点头称赞:“不甜不腻,还有股清香味儿,孩子很喜欢。”“我有糖尿病,这个甜度刚好,还能吃点养生的。”“比传统糖龙更适合现在人的口味!”

老匠人阿松看着热闹的展台,走到二人身边,递过一个小本子:“这是我年轻时记的熬糖秘方,里面有不同季节糖料的调整方法,或许能帮你们再优化优化这个低糖配方。”温如霜接过本子,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守着老手艺不变,而是像这低糖养生糖龙一样,在传统的根基上,长出适应时代的新枝芽。

试吃会结束后,风痕将“低糖养生糖龙”的配比数据、制作工艺录入“糖龙技艺数字模型”,温如霜则撰写了《从古籍“药糖”到低糖养生糖龙的传承与创新》一文,详细记录研发过程。二人还计划将这个新配方纳入“非遗研究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让更多年轻人学会用现代技术激活传统技艺。

傍晚时分,二人并肩站在展馆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双生谷渐渐被暮色笼罩。温如霜手里拿着一尊迷你版的低糖养生糖龙,风痕的手机里,正显示着试吃会收集的满意度数据——92%的游客表示愿意购买,85%的人希望推出更多口味的养生糖龙。

“接下来,咱们可以试试加山楂、枸杞,”温如霜咬了一口糖龙,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古籍里还有很多‘药糖’的记载,说不定能开发出一个养生糖龙系列。”

风痕点头,打开电脑里的新数据表格:“我已经在设计新的测试方案了,这次会加入更多变量,比如不同材料的提取方式、储存时间对口感的影响……”

暮色中,糖龙展馆的灯光渐渐亮起,映着二人的身影。古籍的墨香与数据的光芒交织在一起,为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而那尊浅琥珀色的低糖养生糖龙,正静静地躺在展台上,等待着被更多人看见——看见传统的智慧,也看见创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