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逸霄 > 第558集:数字师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系统上线前,他们特意去了云南那个偏远村寨。村里没有网络基站,风痕带着团队架起临时卫星天线,温如霜则给村民们演示系统操作。六十岁的李阿婆一辈子没碰过电脑,握着鼠标的手直发抖,在温如霜的耐心指导下,她点开了阿松的直播课,看着屏幕里阿松演示熬糖,突然捂住嘴哭了:“我年轻时见过走村的糖龙匠人,以为这手艺早就没了,没想到现在在自家屋里,还能跟着学。”

系统正式上线那天,双生谷糖龙展馆举办了一场“云端拜师”仪式。屏幕里,来自云南、青海、贵州的二十多个学员,对着镜头里的老匠人深深鞠躬;屏幕外,阿松等几位老匠人,手里拿着学员们提前寄来的糖龙作品,眼眶通红。风痕看着实时数据,学员的在线时长越来越长,民俗知识问答的正确率也在慢慢提高。

温如霜走到风痕身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光点:“你看,这些光点,就是散在各地的糖火,现在用数字把它们连起来,就再也不会灭了。”

风痕点点头,突然想起开发系统时,阿松说过的一句话:“手艺传承,不是把我的手艺复制给别人,是让更多人知道,糖龙不仅能吃,还能讲故事。”他看着屏幕里,学员们跟着老匠人学习做糖龙,时不时停下来讨论民俗知识,突然觉得,这个系统不仅解决了“求师难”的问题,更把分散的传承力量,聚成了一团温暖的火。

雨季快结束的时候,云南的李阿婆寄来了她做的第一条完整的祈雨糖龙。糖龙的鳞片虽然不够整齐,但龙嘴里叼着的“雨”字清晰可见。附在糖龙里的纸条上,李阿婆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我教村里的年轻人学做糖龙,还跟他们讲祈雨的故事,他们都说,以后要把这手艺传下去。”

风痕和温如霜把糖龙放在展馆的玻璃柜里,旁边放着系统的实时数据屏。屏幕上,光点越来越多,像撒在夜空中的星星,照亮了糖龙技艺传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