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进行到一半时,张秉山突然停下手里的活。"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他往灶里添了块柴,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三十年前,有个小孩总蹲在我摊子前看冰裂纹,看了三个月,最后把攒的压岁钱全掏出来,说要买个'能看见星星的糖龙'。"
他拿起刚做好的冰裂纹糖龙,对着灯光举起:"后来那孩子成了天文老师,上个月还来我这儿,说要给学生们讲'糖里的宇宙'。"
弹幕安静了几秒,突然爆发出新的热潮:
"我要'星空冰纹'!"
"求做'银河裂纹'!"
"'龙纹爱好者'打赏了代币!附言:给我女儿的嫁妆加这个"
温如霜看着在线人数突破二十万,二次交易区的数据曲线正以陡峭的角度上升。风痕冲她比了个"15%"的手势,眼里闪着光。
【场景四:工坊后院·深夜】
直播结束后,温如霜帮张秉山收拾工具,发现木案底下藏着个铁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泛黄的信纸,最上面那张画着歪歪扭扭的糖龙,旁边写着:"张爷爷,我长大要做会发光的冰裂纹。"
"是那个天文老师小时候画的。"张秉山蹲在旁边,捡起片掉在地上的糖屑,"今天他在直播间留言了,说学生们都想要带星轨的冰裂纹。"
温如霜突然想起直播最后,老人对着镜头说的话:"数字糖龙好啊,不怕化,不怕摔,可你们得记得,这冰裂纹里的气,是人心焐热的。"
风痕抱着笔记本跑进来,屏幕上是新开发的冰裂纹系统:"张师傅您看,我加了'温度感应',用户抚摸屏幕时,裂纹会随指尖温度变化,就像您说的'手温养冰纹'。"
老人没说话,只是舀起一勺凉透的糖液,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龙形。月光洒在糖龙身上,那些冰裂纹仿佛真的在呼吸,每道细纹里都映着远处的灯火。
温如霜拿出手机,给"龙纹爱好者"发消息:"张师傅说,可以给您女儿的嫁妆糖龙加星轨冰纹,还说要亲手做个实体糖龙当陪嫁。"
对方秒回,附带一张照片:玻璃罩里的实体糖龙旁,放着本翻开的天文手册,某页用红笔圈着一句话:"宇宙中的冰巨星,表面也有会呼吸的裂纹。"
后台数据显示,当晚的二次交易率最终停留在15.3%。但温如霜觉得,有些东西比数字更重要——比如张秉山眼角的笑纹,比如"龙纹爱好者"留言里的"谢谢",比如那些在虚拟冰裂纹里跳动的,属于人心的温度。
凌晨三点,温如霜收到张秉山的消息,是段语音,背景里有柴火声:"小温,我突然想明白,冰裂纹为什么活?因为做的人心里有火,看的人眼里有光。"
她点开后台,看见"龙纹爱好者"的藏品已经换上了新纹路——星轨在冰裂纹里流转,像条在宇宙里游动的糖龙。交易记录显示,他把这枚藏品设为了"永不转售"。
窗外的月光落在键盘上,风痕还在调试新功能。温如霜突然想起张秉山说的"观天制艺",或许数字时代的手艺传承,从来都不是把老东西锁进玻璃罩,而是让那些冰裂纹里的光,顺着网线,落到更多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