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士兵心中其实害怕,可他不敢违抗主官的命令,于是便把武器往身上一背,拉住藤条,踩住木桩,开始一级一级攀援而上。
哪知才上去了七八级,也不知道他摸到了哪里,只听轰隆轰隆声音不绝,从谷口开始,到悬崖下的木桩路结束,无数地雷、炸弹开始在地上、崖壁上爆炸起来。
一时之间,乱石与弹片齐飞,断臂和血雾共舞。
这些m军士兵们被炸得喊爹叫娘,四处乱窜,可这峡谷之中,到处都是爆炸声,到处都是纷飞的弹片和碎石,狭窄平坦的地方根本躲无可躲,藏无可藏。
不得不说,詹姆斯还是幸运的,这么猛烈的爆炸,这么密集的弹片和碎石乱飞,他居然只受了一点小伤——门牙被一块飞石打碎了。
像他这样幸运的家伙还有好几十个,詹姆斯正在考虑应该把这几十个人组织起来上崖去继续追击敌人呢,还是撤回机场去向主官约翰逊请罪,却听呼的一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落在他的脚下。
“手雷!”詹姆斯的惊呼声还没来得及出口,轰的一声巨响,他的意识就陷入了黑暗。
手雷铺天盖地,有远有近,有的凌空爆炸,有的落地的瞬间就爆炸,钢珠伴随各种碎石,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了整个峡谷。
更要命的是,伴随隐隐约约的勃朗宁轻机枪那轻快的的哒哒声,机枪子弹也倾洒了下来,几个没有被因手雷爆炸激射而出的钢珠以及爆炸激起的碎石击中的幸运儿,又被机枪子弹打成了筛子。不一会,峡谷里就没有一个活物了。
机枪继续扫射了一会儿,终于停下来了。
又过了一刻钟,一个矮小却十分敏捷的身影溜下了悬崖,那矫健的身手敏捷的动作,与其说是一个人,还不如说是一只猿猴。
不用说,这是特战队中,身手敏捷得连周云峰都自叹不如的孙长水。
孙长水落地的瞬间,就原地打了一个滚,伏在一个高大的黑人尸体后面,冲锋枪已经举起,准备对着有任何动静的地方开火。
可惜,峡谷里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和血腥味,断臂残腿到处都是,地面和崖壁上溅满鲜血,岩石上甚至挂着肠肝肚腑,场面说不出的凄惨。
孙长水端着冲锋枪,小心地沿着峡谷检查了一遍,见谷底确实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他给崖上的队友们发出安全的信号后,这才开始打扫战场。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特战队员下来了,大家一起动手搜刮一切有用之物,弹药、食品、睡袋毛毯、行军袋、急救包、服装鞋帽,甚至连羊毛袜子都不放过。志愿军后勤补给线一直被m军的飞机轰炸,后勤补给艰难,这些物资弥足珍贵,即使不能全部带走,也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便于今后取用。
这次缴获的物资太多了,特战队员们换上m军服装,陆战靴穿着,美式的行军袋背着,每人都配齐了毛毯和睡袋,牛肉罐头、压缩饼干、巧克力等高热量的食物把行军包填得满满当当的。马上进入冬季,周云峰可不想特战队员们忍饥挨饿。
武器方面,周云峰重新给特战队配置。整个特战队,除周云峰外还有十六个人,周云峰把这十六个人分成两组,每组八个人,每组配备电台一部,轻机枪两挺,巴祖卡火箭筒一根,炮弹两箱,狙击步枪两支,冲锋枪三支,手雷、子弹,各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携带。
这样一配备,即使遇到一个连队的m军,特战队也有一战之力了!
剩余的物资,他们找了一个隐蔽的山洞藏起来。然后由孙长水警戒,队员们吃东西休息。
毕竟,这两天两夜以来,队员们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潜伏,精神高度紧张,体力严重透支,急需好好休息以补充体力,放松放松。
那两个给特战队当向导的朝鲜人民军战士,这几天都随着特战队一起行动,见特战小分队虽然只有十七个人,却把shuiyuan机场成功炸掉,不仅把机场闹得天翻地覆,而且把两百多人的追兵歼灭得干干净净,己方连受伤的都没有一个,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停地说:“同志,你们真厉害!”
大家睡了足足八个小时,周云峰才把大家叫醒,由向导带路,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此时已是夜间,m军一般不会在夜间行动,小分队选择走公路沿线。毕竟,公路附近不仅便于辨别方向,道路也要广阔平整得多,走起来轻松得多。
走了大约十五公里,却见公路上几辆卡车加足马力在狂奔,天上两架战斗机不停投弹,想把卡车炸掉。
志愿军的卡车一般运送的是后勤保障,比如粮食、药品、武器弹药、服装鞋帽之类的。
战争,其实打的就是后勤保障,所以后勤补给线非常重要。为了躲避敌人的飞机,为了把这些物资顺利送到一线作战部队手中,这些卡车司机总是选择夜间行驶。而且,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这些卡车通常不会照灯,卡车司机凭着微弱的光线驾车前行,实在看不清的地方,副驾驶员就到车下来指挥,带着卡车慢慢前行。每辆车上还拉着两根长长的铁轨,如果遇到那种被飞机轰炸出来的大坑,卡车无法通过时,驾驶员和车上的随行人员就会把铁轨铺设在坑上,汽车就压着这个铁轨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