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养猪有门槛。
并不是谁不谁都能养得起猪,一头猪从小养到大,那吃的可多了,寻常人家真养不起。
这有了门槛,那竞争者就少了。
相对应的,利润就能保证,也不怕别人恶意压价。
最后,养猪是个技术活,他们家有高超的技术。
嗯,就是饲料。
饲料养殖的甜头,现在众人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用饲料养猪,这猪是长的又快又少,不生病,光长膘,出栏时间也大大缩短。
要不然,
他们今天卖的这两头猪赚的钱,也不会比以前卖的猪多那么多钱。
所以,现在众人才会这么高兴,正如刘福来说,他们找到了一条财路。
热闹了好一会儿,
众人的兴奋劲这才稍稍消退,然后就又说起这肉卖完了,咱家过年吃啥?
刘青山笑着说道:“好办,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到时候再杀一头不就行了?”
“现在猪正上膘哩,这时候杀了太可惜。”王凤仪表示反对。
“妈,还能再长半个多月呢,到时候就算还小,但也不会差太多,可惜就可惜吧,总不能咱去供销社买吧?那还得要肉票,你更心疼。等明年春上,咱们多买些猪崽,多养一些。”
“啥话都被你说完了!”
“哈哈哈……”
刘青山这个提议,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诚如他所说,自家养的就有猪,总不能去供销社掏肉票又掏钱去买吧?
……
高水波的回信,要比刘青山想象中的还要快一些。
仅仅过了六天,高红军就送来了,同时还有《延河》副主编秦汉的回信。
省内通信就是快啊!
撕啦——
刘青山先撕开了高水波的信,迫不及待看了起来,他刚扫了两行,眼睛就亮了。
“青山,展信佳。”
“哈哈,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恭贺你再创佳作,再获殊荣……”
“你上次来信询问种猪培育一事,我特意去畜牧系跑了一趟,收获颇丰啊,我校畜牧系确实有进行相关研究。”
“说来也巧,前年有位留苏教授从乌克兰引进了一对约克夏种猪,这种约克夏猪和咱们本土猪有很大不同。它通体白毛,体型足有咱本地猪两倍大......”
看到这里,
刘青山顿时喜出望外,喜难自抑。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西北大学不愧是老牌大学,这科研底蕴真牛逼,真牛逼啊!
由于上一封信中,刘青山写了家里养搞肉猪养殖,所以高水波很认真,这封信的后半部分几乎都是对约克夏猪的介绍,还有优缺点分析。
“目前校内饲养了八头约克夏成年猪和十六头幼崽。”
“其特点如下:”
“体型优势:成年公猪体重可达400-600斤,母猪350-450斤,远超本地黑猪(通常200斤左右)。骨架宽大,后臀丰满,出肉率高出30%以上。”
“生长速度:6月龄即可出栏,比本地猪缩短一半饲养周期。饲料转化率高,每增重1斤仅需3.5斤精饲料(本地猪需5斤以上)。”
“适应性强:虽原产寒带,但经我校试验,在关中地区冬季仅需简易棚舍即可越冬,夏季耐热性也优于预期。”
“……”
在信的最后,高水波更是主动提及。
“若你有意引种,我校可提供支持,赠与两头幼崽,一公一母,并提供饲料配方。”
“盼复。”
……
饲料配方倒是不需要,这玩意儿自己已经有了。
唯独缺的就是猪崽!
欣喜之余,刘青山便决定尽快去省城一趟,争取在年前就弄回来几头白猪崽。
也不用赠送,直接掏钱买,尽量多买几头,如果西北大学不愿意卖太多,那就另想办法,总之两头肯定不够。
刘青山又撕开了秦汉的来信……
信中,秦汉说《光的赞歌》被录用,将会刊登于下一期的《延河》。
他盛赞这首诗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视野宏大,哲思深邃,激情澎湃,将“光”升华为一种超越自然现象的精神象征,映照出时代转折期的思想光芒与人性觉醒……
等等等等。
盛赞,真的是盛赞!
秦汉甚至在信中直言感谢,感谢将这么优秀的诗篇投到《延河》!
之后,
秦汉又说起稿酬,决定对刘青山破格提升稿酬标准,20行15元。
秦汉说自从《延河》复刊后,至今为止还从来没有实行过这样的稿酬标准。
接下来就是约稿了……
秦汉说已经看过了《伤痕》和《乔厂长上任记》,对这两篇小说赞誉有加,夸赞刘青山是不世出的文学天才,说他万万没想到,刘青山不但能写出那么惊艳的诗篇,还能写出这么有深度,这么精彩的小说。
真乃大才也!
约稿!约稿!还是约稿!!
秦汉说热烈欢迎刘青山投稿,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统统都要,只要是刘青山写的,他们《延河》都会以最真挚的态度对待,稿酬方面无需担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