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暂时不回去后,一行人又在府城待了十一天,林家才又送了最新消息到府城。
信中开头说的就是,那件事基本解决了,要是想回来,可以回来了,要是想在府城再待一段时间后回去也行。
看到这里的时候,林歆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看到信中后面提及的事,林歆脸色就难看了。
原来是杨老头杨老太看这几个没良心的人收到信了,却始终不回来。
最后按捺不住,杨老头亲自上林家找林父了。
将自家的诉求说出来,希望林父能看在两家是亲家的份上帮上一帮。
杨老头和杨老太对杨北不关心,当初他娶妻的时候最多只愿意掏二两银子出来。
所以自然也不会知道林家在哪里。
但是之前林歆带王芳去过林家,这不,知道地址,就算没人带路,也能找上门来。
林父之前就听妻子说过这事儿了,但他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听杨老头说完全部事情。
杨老头叙述的事和孔馨雅调查出来的事只有一两分是符合事实的。
他口中说的是,肥皂作坊本来应该是杨家的,因为栢乐迪本来就是栢秀秀的儿子,在她故去后继承作坊理所应当,这事谁都不能说出不对的地方。
这点林父也是认同的。
但这事儿麻烦就麻烦在栢秀秀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作坊律法上的持有人是栢婆子。
这就没法按照常理出发。
这估计也是栢婆子有勇气和胆量跟村长做交易的原因。
要知道在此前,所有人都以为那作坊律法上的持有人也是栢秀秀。
栢婆子和村长的交易双方都是愿意的,都想着互惠互利,但在杨老头的话语中,是赵家村村长仗着在当地的权利,和栢婆子合谋将作坊给谋了去。
要不是他大儿媳提前打听过消息,看在亲家的份上,林父就相信了。
后面林父委婉说了这事儿他没办法。
杨老头黑着脸走了,最后不知道咋想的,将这事儿闹上了公堂。
也是因为闹上了公堂。
栢婆子是作坊在律法上的实际持有人这件事才会闹得人尽皆知。
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杨老头觉得天都塌了。
合着闹上这一场,啥好处没沾上,反而和村长作对,沾了一身骚。
顿时,脸上又添了几道皱纹,身影也佝偻了几分。
这结局也是林歆没想到的。
杨北同样如此,下巴惊讶得掉到地上,捡起来后才开口:“这……这谁能想到啊!”
“不过,这是谁给我爹出的馊主意?”
而且,他也没想到他爹居然能为了得到作坊,甚至不惜闹到和村长对簿公堂的地步,他以前的胆子呢?
林歆耸肩:“这事儿信里没说,我爹拒绝后,我嫂子就没放太多注意力在这事儿了。”
杨北拍拍胸口,心有余悸:“幸好爹没答应帮忙,不然事情没成就算了,还丢人丢大发了!”
林歆也笑着点头。
连之前因为杨老头找上她爹的那点不舒服也烟消云散了。
“那我们现在回去吗?还是再待几天。”林歆问杨北。
杨北沉思了一会儿,说:“现在快过年了,我们在府城将要送去岳父家的耐放的年礼给备上,等腊月二十的时候带上,再在县城买些新鲜的肉类和瓜果点心送过去。”
林歆眯着眼睛笑,看着他将自己娘家放在心上,她也开心,于是温声道:“都听你的。”
“既然是孝敬岳父岳母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挑。”杨北又说。
“好。”
……
等杨南和李霞回来,杨北就将两天后要启程回去的事情给说了,让他们还想去哪里逛的趁机去,有啥要买的也买好。
杨南和李霞都觉得有点儿突然,但想着出来也有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了,也该回去了。
于是点头说好。
杨濯:“要回去了,那我明天要和我新认识的小伙伴道别。”
这话是对杨培林说的,又问:“三哥,你要去道别吗?”
杨培林摇头,他就前面和他们玩过几天,后面都是跟他爹出去的,也不是很熟,道别就算了吧。
杨濯“哦”了一声,没说啥。
第二天杨北夫妻俩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置办东西了。
岳家有读书人多,岳父还是夫子,平时笔墨纸砚的用处少不了,所以这些都看着置办了几套。
给女眷的主要是衣料,买了几种花样的布料,确保能兼顾到每一个人。
茶和酒也看着买了一些。
不仅如此,还买了各色干果坚果,红枣、桂圆、莲子、花生、核桃、瓜子、蜜饯果脯等。
买着买着,杨北干脆连自家过年能用到的东西也买了。
一天时间往各个铺子里钻,终于将能保存较久的东西给置办好了。
后面一天就在家里收拾东西。
来的时候轻装上阵,回去时却大包小包。
杨南和李霞后面两天还是出去干活,他们没有东西需要置办。
只不过最后一天只干了半天,留半天时间收拾东西。
李霞坐在杨南旁边,望着后边逐渐变小的城门,心里有些感慨,扭头对自个儿男人说:“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府城待这么长的时间。”
甚至连来府城都没想过。
杨南也说:“谁不是呢,这多亏了四弟两口子愿意带着我们。”
“那我们给四弟两口子多少银子合适?”
她一直记着男人说的,等回去后就将住宿的费用折算成银子给他。
杨南沉思了了一会儿,说:“我这段时间出去干活也有打听过住客栈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