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55章 王头生的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怀民摸着王头生孩子的光头。

这孩有五六岁,一脸菜色,肚皮有褶,多日鼓起的肚子塌陷导致的。

身上有不少疤痕,眼神畏惧的看着各位衣着光鲜的士子和官老爷们。

但孩子再小,也知道眼前摸自己头的这位,是个大好人,他被抚摸的有些不舒服,龇牙咧嘴硬撑着。

周怀民蹲下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小牛。”

“大名呢?有没有大名?”周怀民问一旁的王头生。

王头生挠着后脑勺,不好意思道:“还小,也没念书,先这样叫着,还没起个正经名字呢。”

他婆娘眼神一亮,求告:“周会长,要不你给俺儿起个名吧!你可是他的救命恩人!”

周怀民点头,远眺这一带黄灿灿的麦田,略作沉吟:“如今正是芒种时节,丰收割麦,我看不如叫王芒种吧。”

“好!”一旁的鲁世任道,“秋种一粒麦,芒种得饱穗,意味着多子多福,粮收满仓,这名字大吉大利。”

王头生及婆娘听两人这么说,也是打小饿怕了,两人大喜!

忙拍着孩的头:“还不跪下叩头,谢周会长起个大名。”

王芒种赶忙跪地叩了一个响头。

周怀民扶他起来,对王头生说:“我为什么救你?是因为我想让王芒种这样的孩子,有饭可吃,有病可医,有衣可穿,有书可念,人人自由,赴向星辰大海。他们是我华夏的未来,也许这就是我此行之使命吧。”

众人心道,若是别人这么说,我自然不信,可他真的在做了啊。

但王芒种并没听懂,因为肚子一直咕咕叫,远处炊棚的酱太香了。

周怀民拍着他的脑袋,对王头生道:“你们去沐棚冲洗吧,冲洗之后就能吃饭!”

王头生一家从消棚指挥韩宏亮手里领了牌,顺着麻线继续往西走。

前面有两个棚,男女有别,各有保户堂干事把守。

“各位老乡,衣服全部脱掉!先扑药粉!”

王头生带着儿子进了男棚,脱的一丝不挂。

一个嘴鼻戴着白布的老人手从大桶里抓一大把药粉:“闭上眼睛!”

两人浑身被洒了灰扑扑,又被喝令搓泥清洗。

这棚里有不少铁架子,上面有铁斗,扎的小眼,自己舀水淋浴。

擦洗干净,却寻不到自己的衣裳。

“老丈,俺的衣裳呢!?”

“已拿去烧毁了。”老丈从大木箱中拿出两身粗布短衫,“穿这个,新的。”

“啊?这要多少文钱?”

老丈哼道:“也该你们运气好,能碰上周会长,我虚活六十,也没摊上这么好的事。不要钱,送你们的,穿完赶紧出去。”

王头生听了迟迟不敢相信,张大嘴巴,结巴问道:“老丈,你是说这是送俺的?”

老丈点了点头,便去接引下一户流民。

王头生帮儿子系着麻黄色的短衫,只见短衫左胸绣有两个字,他虽不识字,但知道这两个字是保民。

因为保安堂大夫衣服上就有!

他们用的东西,随处可见这两个字!

此时他觉得不再那么惊惧担忧,腰杆子挺直了一些,因为他觉得有了依靠。

他看着儿子欢喜摸着自己的新衣服,自己抚摸着保民二字,感受到一股从未有的温暖和被保护,鼻子一酸,胸腔剧烈起伏,硬是生生忍住了泪水,在心里发了一个誓言。

出去顺着麻线,又原路折回,原来这安置大营用线在这里绕弯弯。

周怀民对鲁世任等人道:“出来了,看看,清洗打扮一番,又是一条好汉。”

“哈哈……”众人大笑,边打量着王头生一家。

三人修剪、清洗、换了新衣,王头生拥着妻儿,俨然已是小农安康之家。

鲁世任惊道:“怀民,你真是大手笔,只这些衣服,要耗不少银子!”

周怀民解释:“是的,为了这些衣服,动员了几个县的村妇,赶制了几天,才凑够几千件。各纺纱厂的布匹倒是销出去不少。”

一旁的保户院院长苏绍第笑道:“鲁大人,各大厂长巴不得咱们安置流民,每次安置,纺纱厂、煤球厂、陶瓷厂、家具厂、工具厂就来大生意了。”

鲁世任心里暗道,你们的税收都被这些厂长赚走了,你们高兴个屁啊?

杜国英叹道:“他们顺着麻线走了一圈,就像又获新生一般。”

这话正中众人心中此时所想。

民报记实姜兰清瞧了一眼旁边凑过来的杜国英,竖起大拇指,笑道:“哈哈,我本期民报记实文章有了!名字就叫《流民顺着麻线获得新生》,你们别抄我的。”

民报记实韩宗昌笑道:“巧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的文章叫《是谁指引流民获得新生?》”

民报记实白丹点了点头,也道:“我倒是很喜欢周会长那句话,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本期文章要写的是《少年新生则国新生》。要看苏总编和周会长定咱们谁的文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