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封府祥符县豆腐店村。

原左良玉占据的大院里,保民营各军官正会议。

周怀民道:“即日起,任命张国栋任朱仙镇抚治官,辖朱仙镇、尉氏县、祥符县、中牟县、陈留县、新郑县,率第二营、三营、四营,并道法实习学员,保护朱仙镇安全,并改善民生,筑路招商等保民事宜,确保连通密县、新郑。”

“遵令,我是想,咱们先寻地,盖起保民大营,从这几个村撤出去,把村子还给村民。”张国栋道。

“这是必须的,也只有左良玉、流贼才会霸占村子作为大营。诸位,我回去给大家筹集供应粮草,派遣得力大夫、各院干事、厂务赶来支援。”

“是!”各营长、宣教官、道法学员喝道。

“各位,谨记军纪,遵从军令,为人民服务。这里与总会二百多里,来往不便,张抚治可便宜行事。”

周怀民回到杨家庄,处理积攒会务。

总务院院长黄必昌道:“驻京团长韩宏亮来信,咱们民报已在京师发行,雇佣了四五个报童,在大院里同吃同住。同时传来一个重大消息,流贼之首高迎祥在黑水峪被俘,即将送往京师。”

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率余部转移到陕南黑水峪。

黑水峪位于秦岭谷道子午谷中,此处正是当年魏延所提“出子午谷直捣长安”涉险出奇之地,后被诸葛亮以为过于冒险而否定。

千余年后,高迎祥又阴差阳错来到这里。

高迎祥率部进至黑水峪,还未站稳脚跟,三边总督洪承畴和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也率军尾随而至,双方遂混战于成一团。

起初,高迎祥部还取得了一场小胜,打死打伤数百明军将士,明参将李遇春也被农军击伤坠马,差点被俘。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

恰在此时,天降大雨,连绵不歇,高迎祥只得率部退出战团,找地方避雨,部下们皆疲惫不堪,许多人还得了病,就连高迎祥本人也发起高烧,他也只能强忍不适,强打精神撑着指挥战斗。

将士接二连三病倒,这一状况自然影响了农军的士气。

这时,洪承畴、孙传庭又使出招抚之计,对处境不利的农民军进行分化瓦解。

在阵前附近竖起两面大旗:一面白旗,一面红旗。明军派人喊话,说到白旗下表示愿意弃械投降,站到红旗下表示继续负隅顽抗。这一招果然有效,又冷又饿,疾病危亡被困的农民军士卒跑到白旗下,向官军投降。

有一斗谷、干公鸡等好几个营头首领也暗中联络,准备率部受抚。

眼见分化成功,官军趁雨后浓雾发起突袭,将农民军团团包围起来。

一片混乱中,高迎祥的战马不知被谁偷偷骑走,部下也大半逃散。

麾下将士或死或逃,或叛降官军,高迎祥也毫无办法,只好带病躲入一山洞歇息,却被一女眷出卖指认,遂被官军俘获。

历史厚重的车轮滚滚向前,并没有因周怀民的到来,而偏离主道。

周怀民并不惊讶,如果没有被俘,反而惊讶。

他笑道:“高迎祥经受不住时代的考验,从此下线了。如此一来,众流贼惊惧,必将偃旗息鼓。”

黄必昌又道:“新任孟津会长来报,山西大雨,黄河水势猛涨,附近渡口都已关闭,咱们从孟县拉运的硝石会中断供货。我已让商务院召商,看哪个商行还能提供。雨季要到了,我已布告各县留意防洪,鼓励孤寡老人在家编织麻袋,由各县保户堂购买防洪物资。”

崇祯年间的旱情,并不是说一年都不下雨。

所谓旱情,是该下雨时没雨。比如春天小麦拔节时干旱、该收麦了却下雨。立秋豆、棉缺水,该收秋了却下雨。

保户院院长苏绍第道:“登封塔林镇小庙村本月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一个是因奸情引起,一个是佃户旧仇。登封会长付惟贤,已将相关人等捉拿,羁押在登封县城南监,正在候审。”

周怀民道:“付惟贤当村会长时,就擅长解决村民破坏道柳,宅地纷争。让他自行处理便是,但凡死刑,必要咱们审核案宗表决。”

农事院院长黄必功平时很少参会,大多在试验田里干活,今日专程跑来。

“周会长,巩县、汜水一带,蝗虫多了起来,这是秋蝗,我怀疑是获嘉那边过来的。”

河南从崇祯二年开始,部分区域出现或轻或重春旱,自崇祯九年开始,旱情加重,首次出现蝗灾。

卫辉府获嘉县,蝗虫四起,秋豆刚长起来,便被啃食一尽,附近村民惶恐不已。

黄必功道:“天越旱,这蝗虫生养的越好,这几年连连干旱,早晚都会有蝗灾的,去年咱们巩县不就多蝗?咱们还让巩西村民抓蝗虫换粮食来着?”

周怀民道:“那咱们今年可以接着搞。我对这蝗灾也没什么好办法。”

保民商行李升断然拒绝:“不行!不能再换粮食,咱们粮食收的是不少,但你花的也多啊!照你这花法,咱可撑不到年底。天旱,粮价本来就贵,还会再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