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阶段(1-3日):玄矶站在地脉之心塔顶,以"石化指"单体攻击,每日石化近千只暗影生物,但暗影生物源源不断,他的魔力消耗极快,第三天傍晚便因脱力从塔顶坠落,被部下救回后强行灌输魔力再战;
- 第二阶段(4-6日):他创新战术,将"石化指"与地脉法阵结合,以自身为圆心发动"范围石化",每一次指印落下,半径百米内的暗影生物皆化为石像,三日之内筑起一道长三里、高两丈的"石化墙",但这一技能让他的左臂永久失去知觉;
- 第三阶段(第7日):暗影首领亲自冲锋,其黑暗魔力可腐蚀岩石,石化墙逐渐瓦解。危急时刻,玄矶以"心血为引",发动禁术"岩脉共鸣",引发地脉震动,将剩余暗影生物卷入地缝,自己则因心血耗尽昏迷半年。
此战过后,归墟迎来百年和平,玄矶的"石化墙"遗迹留存千年,成为归墟"不屈"精神的象征,石人像外层的守护符文,正是这场战役中地脉法阵的简化版。
3. 晚年封印:以身封脉的传承抉择(55-60岁)
55岁时,归墟核心地脉因能量枯竭出现"反噬"迹象——地脉魔力逆向暴走,随时可能引发连锁爆炸,毁灭整个归墟。此时的玄矶已年迈体衰,却做出了"以身封脉"的决定,这一过程历时五年,可分为两大阶段:
- 准备阶段(55-58岁):他走遍归墟各部,收集部族古籍中关于"生命封脉"的记载,结合自身经验改良封印术;同时开始雕刻石人像,亲自设计每一处符文与细节,将自己的记忆、魔法心得与《石化指》秘籍封印其中,选用最坚硬的玄晶岩,确保石人像能存续千年;
- 封印阶段(59-60岁):他进入地脉之心深处,以"生命献祭"之术将自身魔力核心与地脉绑定,用生命力压制暴走的能量。封印完成的前一夜,他拖着残躯回到石人像雕刻现场,在石人像心脏位置刻下最后一个核心符文——这个符文融入了他最后的生命能量,成为石人像"虚幻身影"的能量源。
据记载,封印完成后,玄矶的身体化为光点融入地脉,只留下一句刻在石人像基座的遗言:"墟存吾存,脉续吾续;待得新主,石开脉苏。"
三、石人像功能机制与玄矶生平的因果关联
石人像的"考验-传承"机制,本质是玄矶根据自身经历设计的"继承者筛选标准",每一项功能都隐含他对"合格守墟者"的理解。
(一)石像守护傀儡:实战能力的复刻式考验
四只傀儡的战斗模式完全对应玄矶生平遇到的四类敌人:
- 力量型傀儡(哥四对抗):复刻暗影族群中的"巨力暗影兽",考验继承者的力量与防御能力,玄矶在"暗影之潮"中曾与这类敌人近身肉搏,深知力量的重要性;
- 敏捷型傀儡(哥六对抗):对应暗影族群中的"影袭者",考验继承者的敏捷与反应速度,玄矶年轻时曾因反应不及被影袭者重伤,因此格外重视敏捷素质;
- 魔法防御型傀儡(哥八对抗):对应能免疫普通魔法的"暗影法师",考验继承者的魔法穿透力,玄矶晚年研究出"破魔岩石魔法",正是为了应对这类敌人;
- 协同型傀儡(最后两只):复刻暗影族群的"战术小队",考验继承者的团队协作能力,玄矶在多次战役中领悟"孤勇难胜,众志成城"的道理,因此将协作能力作为核心考核项。
傀儡的激活条件(感知外敌、能量触发)则源于玄矶的"防患理念"——他一生经历多次背叛,深知"力量需配忠诚与警惕",只有能识破危机、战胜危机的团队,才有资格获得传承。
(二)《石化指》传承:力量与责任的双重传递
石人像传授的《石化指》并非完整版,而是玄矶根据自身教训改良的"安全版"。原版《石化指》威力更大,但极易导致使用者石化反噬,玄矶年轻时因练习原版导致全身石化半年,晚年特意简化技能,降低魔力消耗与反噬风险,石人像的虚幻身影强调"谨慎使用",正是他对继承者的保护。
技能的传承方式暗藏玄矶的教育理念:他年轻时因缺乏引导走了许多弯路,因此在石人像中预设了"能量引导"机制——当黄昭昭练习时,石人像会释放微弱地脉能量辅助他感知岩石元素,这也是黄昭昭能快速入门的关键。这种"引导而非灌输"的方式,体现了玄矶"授人以渔"的智慧。
四、玄矶生平的精神内核与归墟文明传承逻辑
玄矶的一生贯穿三大精神内核,这些内核通过石人像传递给黄昭昭团队,成为归墟文明延续的精神纽带。
(一)"敬畏力量,善用其力"的力量观
玄矶因滥用魔力多次受伤,晚年总结出"力者,双刃剑也;用之正则兴,用之邪则亡"的道理。石人像的符文设计隐含"能量平衡"理念:外层守护符文与中层传承符文相互制约,防止力量过度释放,这正是他力量观的物质化体现。他将《石化指》设为"高消耗技能",也是为了让继承者学会"克制使用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