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第199章 光焰再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国际刑警组织的手铐铐住 “黄昏计划” 主谋时,西南省的清晨正被氢能公交车的提示音唤醒。王晓东咬着阿婆塞给他的红糖糍粑,踩着露水走进老榕树村小学,迷彩裤腿扫过沾满晨露的狗尾巴草。讲台上,他举起用矿泉水瓶改装的简易风力发电机,正要开口,卫星电话在裤兜里震动起来。

“省长!滇南稀土矿区海关扣了批走私货,” 李维民的声音混着电流声,“报关单写的是耐火砖,开箱全是氧化铽,纯度 99.9%。” 王晓东握着发电机的手骤然收紧,塑料瓶发出刺耳的挤压声。氧化铽是 “极光 4.0” 超导磁体的核心原料,这种量级的走私,足够瘫痪三个海外示范项目。

省委会议室的空调发出低沉嗡鸣,罗卫国书记把调查报告推过会议桌,纸页边缘还带着油墨味。“货主是省能源集团控股的物流公司,” 书记摘下金丝眼镜擦拭,“现在彭博社已经发稿,说中国用‘稀土霸权’卡全球新能源脖子。” 投影仪亮起,大屏幕上 “中国资源掠夺论” 的标题刺得人眼睛生疼。

王晓东的迷彩靴尖无意识地碾过地毯,想起女儿用彩泥捏的 “稀土小卫士”。“先控制涉事人员,彻查近半年运输记录,” 他调出矿区监控画面,激光笔在某个凌晨三点的卡车车队上画圈,“宣传部联系张铁匠和阿婆,让他们开直播挖矿石,就拍最土的选矿流程。” 他顿了顿,补充道:“记得提醒阿婆,把她腌酸菜的氢能坛子也入镜。”

滇南矿区的夜被探照灯撕裂成碎片。王晓东戴着沾灰的安全帽,跟着缉私警察钻进潮湿的矿洞。积水漫过作战靴,在脚踝处留下深色水痕。“辐射值超标 2.3 倍,” 技术员举着检测仪,屏幕红光映在他苍白的脸上,“这里肯定有非法提炼窝点。” 岩壁上新鲜的凿痕泛着金属光泽,王晓东用瑞士军刀刮下碎屑,在手电筒下细看 —— 粉末里混着不该出现的紫色杂质。

审讯室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运输主管王有德缩在铁椅上,指甲缝里还嵌着矿泥。“他们说倒腾点边角料,” 他突然嚎啕大哭,鼻涕泡在口罩上炸开,“给的钱够在省城买学区房......” 王晓东盯着他袖口露出的半截纹身 —— 和 “黄昏计划” 成员身上的荆棘图案如出一辙。

真相还未完全浮出水面,国际舆论场已掀起惊涛骇浪。BBC 播出专题片《稀土黑色产业链》,模糊的偷拍镜头里,满载货物的卡车驶过矿区大门,解说词低沉而充满暗示:“这些非法流出的战略资源,正在支撑中国的新能源霸权。” 推特上,“#ChinaRareEarthScandal” 的话题阅读量两小时破亿,配图是经过 PS 的 “矿区环境污染图”。

“全是断章取义!” 李维民把平板电脑拍在桌上,屏幕里循环播放着恶意剪辑的视频。王晓东却盯着窗外的氢能路灯,突然想起女儿说过路灯像 “会发光的棒棒糖”。“联系国际稀土协会,开放所有矿区参观,” 他掏出皱巴巴的便签,上面记着女儿写的 “辟谣小妙招”,“让阿婆直播用稀土炒回锅肉,张铁匠表演用废料打锄头。”

考察团抵达那天,西南省飘着细密的雨丝。张铁匠赤着膀子站在提炼车间门口,古铜色的肌肉在蒸汽里若隐若现。“洋专家看好咯!” 他把拳头大的稀土矿石丢进熔炉,蓝色火焰腾起又熄灭,没有一丝黑烟。阿婆系着碎花围裙从氢能灶台前转身,铁锅里的回锅肉滋滋作响:“这炉子烧的就是废料,香得很嘞!” 一位德国专家尝了口肉,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吃过最有说服力的环保证明!”

就在舆论逐渐反转时,新的危机如毒蛇出洞。东南亚某国宣布,其在建的 “极光 4.0” 示范电站发生爆炸,造成数十人伤亡。CNN 的直播镜头里,扭曲的设备残骸冒着浓烟,幸存者的哭喊声刺痛耳膜。“不可能!” 王晓东盯着画面里设备铭牌的编码,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这字体间距比我们的标准宽 0.2 毫米。”

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技术员小王带着哭腔:“省长,技术数据库被黑了!‘极光 4.0’的核心参数...... 正在往外传!” 省委作战指挥室的空气瞬间凝固,罗卫国书记的烟灰掉在文件上,烫出焦黑的小洞。“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王晓东扯松领带,作战靴在指挥图前来回踱步,“工信厅排查所有合作企业,国安局追踪 IP......” 他突然顿住,想起女儿玩密室逃脱时说的话:“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藏着出口。”

经过三天三夜的追查,真相令人脊背发凉。某跨国企业收购了国内一家濒临破产的科技公司,安插二十多名 “工程师”。这些人白天在实验室画图纸,晚上通过植入冰箱、微波炉的微型芯片传输数据。抓捕行动当晚,王晓东站在企业园区外,看着警车红蓝灯光扫过 “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的铜牌,作战靴重重踢开脚边的易拉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