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表弟,温知宁锁门回到书房,打开太阳灯护眼模式,继续写小说。

静谧的夏夜,蝉鸣声很远,月亮悄悄探头,温知宁放下钢笔,一阵摇头晃脑。

终于把这个案子写完了。

她浏览一遍情节,其中的反派让人恨的牙痒。

是个神经质的杀夫的恶女郡主,偶尔伤春悲秋,却喜怒无常。

结局当然是在主角团的正义下,恶有恶报,打入大牢。

因为照着她的人设表演了半个月,温知宁把这个角色塑造的最立体。

看完结局后觉得甚为痛快。

她微微侧头,季珩送的礼物就放在桌角。

所以季珩为什么还是喜欢自己呢?

温知宁回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太讨厌了。

可是每次冲突过后,季珩要不是检讨自己,把责任揽过去。

要不就是夸奖温知宁,角度异常清奇。

温知宁非常好奇对方看自己的时候,带了多厚的滤镜。

本来想压榨对方一段时间。

既能解气,而且自己多个工具人使唤,还能打消对方那点爱慕的心思,以后做个普通朋友。

——中间看指使对方干活效果不大,温知宁甚至开始自黑。

她打算的挺好,谁能想到季珩是个恋爱脑呢。

而且是晚期,

没救了。

——

温知宁伸手拿过木盒,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三支发簪。

正中间一支玉簪,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玉兰,触手温润,通体透白只有玉兰花瓣泛着抹暖黄色,是羊脂白玉。

一支金银簪,簪首是精美的缠枝芍药。

一支木簪,流云图案,款式简单大方,是小叶紫檀。

温知宁轻叹口气,今天周远送的礼物最贵,也不超过八块钱。

这三支发簪,几百块能买得来吗。

穿越后没买过首饰,她不知道现在的行价,无法做出判断。

翌日七点,季珩准时敲门,“姐姐,我给你带了早餐。”

“嗯。”

温知宁漫不经心的把人带到客厅,桌子上放着熟悉的木盒。

“季珩,你的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拿回去吧。”

季珩垂下眼睫,抿着唇,把手里的早餐放在一旁,没有看温知宁。

“这是我看见你那天佩戴发簪,特地找人定做的,是我自己设计的图案。”

“姐姐,如果你不收,这三支发簪我自己也用不到,挺浪费的。”

“那你花了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温知宁觉得自己还挺喜欢的,就没坚持一定要还。

“没多少钱。”

因为温知宁收下了自己的礼物,季珩露出笑容,他转移话题,“今天我要做什么啊?”

少年一双桃花眼清澈明亮,凝视着温知宁,眼中的炽热爱意一如既往。

温知宁不与对方对视,在沙发上坐下,打开早餐饭盒,“什么都不用,你走吧,以后不用再来了。”

季珩面色大变,一颗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我哪里做的不好吗?”

“你做的很好,是我消气了,这事翻篇。”

刚刚提起的心落回肚子里,季珩做了个深呼吸,平复过快的心跳。

他坐在温知宁对面,“姐姐,要不还是继续惩罚我吧。”

温知宁哼笑,“我是在惩罚你呢,还是奖励你啊?”

季珩讪笑,为温知宁做事,确实不能叫惩罚。

他觉得自己的惩罚是高考前的那个月,担心温知宁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同时还要准备高考,北大录取分数线那么高。

不知前情的忐忑,备战高考的煎熬,他都开始脱发了。

虽然季珩还想继续为温知宁效劳,但是温知宁不需要,挥手让季珩离开自己家。

暖房宴后,最近没有事忙,自己一个人更自在。

……

温知宁吃完早饭,拿着把团扇和板凳出门,搬过来十几天,是时候打入婶子们的小团体了。

瓜多。

胡同尽头一棵有些年头的古树,树冠异常茂密,平时街坊邻里们喜欢坐在树下乘凉。

温知宁把板凳放到大家旁边,自然的坐下。

“小姑娘,怎么称呼?”

一位面善的婶子打量温知宁片刻,首先发出友好信号。

温知宁礼貌微笑,“姐姐阿姨们好,我叫温知宁,前段时间刚刚搬到咱们胡同。”

“虽然初来乍到,但是我爷爷和爸爸以前都是这胡同的老住户。”

一位头发全白上了年纪的奶奶摇着蒲扇,慢悠悠道,“我记得你住的那个院原来住的是一对红军,后来他们儿子也去当兵了。”

温知宁点头。

大家听到胡同里住的最久的黄花奶奶这么说,态度更加亲切。

“原来是军人后代。”

“小温,你做什么工作的?”

温知宁:“我在北大上学。”

“真不错,是个大学生,你有对象了吗?”

温知宁:“……”

怎么就离不开这个话题,自己这辈子的年纪还不到大龄青年的程度吧。

她还没说话,有人替她回答:

“应该有了吧,我那天看见一个特英俊的小伙,经常来找她。”

温知宁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垂头,管对方说的是谁,她都默认了,这个挡箭牌不能少。

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狂蜂浪蝶扑上来。

她一个新来的免不了被仔细打听,温知宁能回答就回答,不想说的就打岔。

很快就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听她们说说东家长西家短,附近哪个菜市场买菜方便,哪个供销社有新货……

消息非常灵通。

温知宁偶尔出声,作为一个初来的小白,好奇发问,引导话题。

顺利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

一大早,温知宁出门骑上自行车离开,顺着西单北大街,去琉璃厂。

在那里逛到八点,往回走去家附近的两家自由市场。

这几个都是大家提到有卖“旧东西”的摊位。

她今天特地换了身朴素的蓝色旧衣服,戴着草帽,一副灰扑扑的模样。

买古董,还是随意喊价真假不论的古董,如果她穿的光鲜亮丽——

摊主一看,觉得不宰一笔,简直愧对自己的生意。

总之,不能当冤大头。

因为温知宁虽然看了些资料和历史书,但是古董鉴赏依旧是个半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