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85章 关中大回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军大营内,灯火通明。诸将刚用完简单的晚饭,正围在地图前商议明日攻城事宜。金墉城已是瓮中之鳖,只需步步为营即可。

刘璟端起一碗粟米粥,刚要入口,忽闻帐外马蹄声急如骤雨,由远及近,带着不祥的紧迫感。

"报——!"两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冲进大帐,甲胄上满是尘土,单膝跪地时甚至踉跄了一下,"潼关急报!"

帐内顿时鸦雀无声。刘璟放下粥碗,粥面微微晃动,映出他骤然凝重的面容:"讲。"

第一个信使喘着粗气道:"泰州刺史王思政急报!高欢二十万大军停驻河内,按兵不动,意图不明!"

诸将面面相觑。贺拔岳皱眉道:"高欢这厮,果然靠不住。当初结盟时就料到他迟早会反咬一口。"

刘璟心中咯噔一下,但表面仍保持镇定。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脑中飞速盘算:高欢此时异动,绝非巧合。但面上他只是淡淡问道:"还有呢?"

第二个信使声音更加急促,几乎破音:"王刺史再报!高欢已分兵围困安邑,主力意图从蒲坂渡河!王刺史怀疑高欢已背盟,要进攻关中!"

"什么?!"高昂猛地站起,案几被带得摇晃,"高欢这狗贼,竟敢此时背盟!我等在前线血战,他却在背后捅刀子!"

刘璟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他虽料到高欢靠不住,迟早会有一战,但没想到会在围攻金墉的关键时刻。金墉未下,宇文泰未灭,若高欢此时入侵关中...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高欢有多少人渡河?"

"目测约二十万!"信使答道。

陆法和急问:"魏军无船,如何渡河?"

"陕州刺史夏侯夔叛变,接引魏军过河!"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将领们怒骂声四起:"夏侯夔这个反复小人!当初就该斩了他!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刘璟拳头猛地握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在心中暗骂:夏侯夔这个二五仔!妈的,当初就不该接受他的投降!

陆法和脸色煞白,起身拱手:"汉王,此事是臣失察。当初不该与刘亮一同劝您接纳夏侯夔..."他的声音充满愧疚,"臣愿领罪。"

刘璟摆摆手,强压怒火:"现在不是追责之时。法和,问清楚渡河详情。"

陆法和立即转向信使:"何时开始渡河?有多少船只?"

信使略加思索:"约五十艘小船,三艘中型商船,今日午时开始渡河。"

陆法和闭目心算,手指无意识地掐算,片刻后睁眼:"一艘小船最多载二十人,商船载百人。如此算来,一日最多渡河不过万余。"他转向刘璟,语气急切,"汉王,高欢渡河缓慢,尚有时间,还请立即撤军回援关中!此战必须到此为止了!"

刘璟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帐内诸将都紧张地看着他,等待决定。火把噼啪作响,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此刻刘璟心中波涛汹涌。高欢从蒲坂渡河,又在陕州集结。陕州?沙苑?刘璟忽然知道这一仗该怎么打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风险极大,但若成功,可一举解决高欢这个心腹大患。

"不,"刘璟突然抬头,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我们不能全部撤走。"

陆法和诧异:"汉王的意思是?"

"若全军撤退,宇文泰立即就会察觉关中危急,必会趁机进攻潼关。"刘璟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届时我们将腹背受敌。"

他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贺拔岳听令!"

贺拔岳立即出列:"末将在!"

"从现在起,你为东征元帅,我留五万人给你继续围攻金墉。待城破后,缓缓撤军回关中。"刘璟命令道,随即补充,"传信薛孤延和若干惠,尽迁颍、梁、宋三州之民,从武关撤回关中!"

高昂忍不住开口:"大哥,贺拔岳当元帅,那你呢?"

刘璟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我亲率一万玄甲精骑,回师救援!"

帐内顿时炸开了锅。诸将纷纷劝阻:"汉王不可!一万对二十万,太过凶险!"

“请汉王三思!"

“末将愿代汉王前往!"

贺拔岳单膝跪地:"汉王!若要回援,请让末将前往!您是一国之主,万万不可亲身犯险!"

刘璟扶起贺拔岳,目光扫过众将:"你们不总说天命在我身上吗?既然我敢战,自有必胜把握。"他语气坚定,"况且我若不去,怎么能显示出对高欢的重视呢!"

贺拔岳见劝说无用,只得退而求其次:"既然如此,请汉王将营中大将尽数带上!"

刘璟这次没有托大:"好!高昂、王老生、李叔仁、吴明彻、胡僧佑、窦毅、黄法氍、贺若敦、刘桃枝,随我出征!"

被点到的将领齐声应诺,个个神情肃穆。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恶战。

—————

夜色降临,汉军大营悄然行动。一万玄甲精骑整装待发,战马衔枚,将士裹甲,一切都在寂静中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