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碧华两手各提一个包,左看看右看看,已经在想着哪身衣裳才最配。
岑夫人这边朝着儿媳特别点了点包包左下角的一个“云中龙”的刺绣图案,说:
“安哥儿在县里开了家‘精品屋’,专门卖这包包。
咱们拿来的都是独一份儿,你日后出去有人问起就说这是‘云龙院’下的绣坊做的。”
薛芷鄢:“‘云龙院’?”
这名儿似乎在哪听到过。
岑决渊这时候插了句嘴:“可是与‘云龙阁’出自同一家?”
岑老这时候道:“正是。日后你们若见到这个‘图案’,那就都是出自‘云龙院’。”
云龙,云中龙,这图案可是君后亲自画的。
“元龙院”就相当于“集团”,旗下所有的生意都归于集团。
岑决渊心里“咯噔”一声,薛芷鄢也看向夫君。
岑老道:“你二人心里知道就是了。”
岑决渊点点头,薛芷鄢也点点头,夫妻两人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那素未谋面的弟弟(小叔)如何能有一家“云龙”的绣坊?
京城谁不知令人眼红的“云龙阁”和与之相关的各家铺子背后真正的东家是谁。
所以尽管眼红者无数,却没有一个人敢去找“云龙阁”的麻烦。
这里不是问事的地方,岑决渊决定私下里好好问问爹娘。
除了包包,邵云安还给女眷们每人准备了一件翡翠首饰。
嫂子和姐姐的是每人一串紫罗兰玉手串,小侄女岑碧华的是一对紫罗兰玉耳坠。
要说翡翠的首饰,除了邵云安卖给曾掌柜那套四季豆挂坠外,也就岑老一家的女眷有这种福气先行拥有了。
岑夫人特别说了这是翡翠石的手串。
是王石井回乡的途中无意间得到的稀罕翡翠石做的,数量稀少,这燕国的其他地方都没见到过。
岑诀渊一听马上就说:“这太贵重了,不能要。”
岑碧华不舍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她已经戴上了。
薛芷鄢则是把也戴上的手串摘下来说:“这确实太贵重了。”
怕是宫里的娘娘都没有吧!
岑老开口道:“云安和石井当你们是家人才给出如此重礼,收着吧。
日后青哥儿来京城读书,你二人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疼便是。”
作为自己的孙子,岑老是肯定要把王青送到京师国子监来读书的。
岑诀渊当即问:“云安和石井他们何时带孩子们来京城?”
岑老道:“他二人现在忙得抽不开身。
看年底他二人能不能走的开,我与你娘跟他们再一道过来。
那时芷嫣也快生了,我们一家人好好过个年。为父是想年后就让青哥儿留在京城读书。”
岑诀渊大喜道:“这再好不过。认亲宴我这个做兄长的没能回去,实在是过意不去。
青哥儿留在京城读书,云安和石井放心便是。”
薛芷鄢也道:“小叔一家能来是再好不过的了。儿媳不能在爹娘身边尽孝,多亏了他二人。”
岑老呵呵笑,这两个儿子啊他认得别提多舒心了。
岑老也是相信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的品性,王青过来绝对不会受委屈。
对于王青,在认了邵云安和王石井为义子后,岑老就开始为这个孙子考虑了。
来京师国子监读书,王青的前途就稳了。
漂亮的翡翠石耳坠不用还回去,岑碧华高兴极了,还得了两个那么好看的包包。
明日她就找小姐妹去!
除了贵重的礼物,吃食上邵云安就只给带了烤肉酱、泡菜、果酱、阿胶膏、山货等易保存的。
带上船的蔬果那些,岑老等人在路上都吃完了。
这些东西里有一些是需要岑老拿去给翁老帝师的,装在别的藤箱里,岑老就没让开箱。
岑夫人指给儿媳哪些是留下来的,哪些是要送人的。
岑诀渊和薛芷鄢夫妻欣喜之余又很是愧疚。这两位弟弟不仅代他们尽孝,还如此惦记着他们。
他们不仅连回都没回去,也没给两位小弟准备备上一份合适的礼物。
岑诀渊下了决心今年怎么也得让小弟一家来京城一趟。
当几罐子阿胶膏拿出来的时候,薛芷鄢惊呼:“爹、娘,这是‘阿胶膏’?”
是她听说过的那个“阿胶膏”?!
岑夫人见状,笑问:“怎么,薛娘你听说过?”
薛芷鄢示意,让正厅内的家奴都退下,然后对女儿说:“华儿,你把你的包拿去放收好。”
岑碧华看出娘是有话要跟爷爷奶奶说,而且不适合她听。
岑碧华向爷爷奶奶行礼后,拿着包欢欢喜喜地跑了。
把女儿支走了,薛芷鄢这才道:“儿媳也是听别人说的。
说宫里的千岁现在吃着一种叫‘阿胶膏’的养身之物。
宫外只有将军府和老帝师府得了宫里的赏赐。那些夫人们都想方设法地想弄到这‘阿胶膏’。
‘云龙阁’偶尔有这阿胶膏卖,但听说不如千岁手里的,也正是因此才流出了宫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