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拿出来的书若是一本、两本,翁老帝师和岑老只会当是哪个隐世的大家所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传入尘世,机缘巧合下被邵云安得到。
可邵云安拿出来的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本!
涵盖了诸多的方面不说,那些状元文章、大家佳作,历史长河中压根就没见过的【宋】词,【元】曲……!!
那一个个标注的人名,一个个在燕国闻所未闻,便是翁老帝师、岑老这样的博学大家都未曾听说过的人物,当真会是什么隐世大家吗?
能隐世如此多人不为世人所知?
岑老特别记得邵云安在县学所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岑老也找到了,来自一位【唐】的韩愈。
韩愈是人名,这【唐】呢?某个朝代?还是某个隐世家族?
翁老帝师和岑老都更倾向是某个“朝代”,某个并不存在于他们所知世事的朝代。
这样的猜测如何不令人心神巨震。
三千大世界,三千小世界。那突然出现的僧人,那给了邵云安如此多书籍却又令他一夜间忘记所有的僧人……
当真是存在于他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吗?
那位僧人或许仅仅是一把钥匙,通过邵云安把另一个世界的瑰宝送来这里。
是时间洪流的错乱所致?还是因奇人本身自带的福运所起?
永明帝看过翁老帝师和岑老带来的这诸多书,又听岑老说了这些书的来历,他站在那里好半天缓不过来。
翁老帝师和岑老猜测到的某种可能,作为帝王的永明帝又如何猜测不到。
“皇上……”
翁老帝师双膝跪下,行叩头大礼,
“奇人降世,佑我大燕;盛世将至,天命皇上!”
岑老也跟着跪下:“奇人降世,佑我大燕;盛世将至,天命皇上!”
翁老帝师直起上身,眼中满含激动:“上苍把奇人送至皇上身边辅佐皇上,为皇上分忧解困。
皇上洪福,老臣即便是就此死去,也心可安呐……”
永明帝似乎这才回过神,急忙去扶老帝师。
翁老帝师却挣脱开,再次叩首:“皇上真龙之身,天命归之,我大燕必兴!”
永明帝用力扶起翁老帝师,又让岑老起身,他郑重地说:“朕,必重兴大燕!”
两位老人心绪澎湃:“皇上必能重兴大燕!”
永明帝回到景幽宫已是两个时辰之后了。君后代齐攸已经歇下。
永明帝在床边看了一阵君后睡得并不安稳的容颜,心中的豪情再次变成了深深的担忧。
给君后掖了掖被角,永明帝把一件东西放在他的枕边,悄声离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君后就醒了。腹部疼痛,他很难入眠,每晚即便点上助眠的熏香他也是睡睡醒醒。
他这边刚有了动静,卓公公就在床帐外轻喊了一声。
确定君后醒了,卓公公拉开床帐,先扶君后坐起来,然后命人拿水给君后喝。
君后的脸色发白,身边空的,明显这一夜并未有人在旁睡过。
君后问:“皇上呢?今日开朝?”
卓公公给君后摆好软枕,让君后靠着舒服些,回道:“皇上昨夜回来见千岁已睡下了,就回寝宫歇息去了。
皇上说免得吵醒千岁。皇上临走时还送了一件礼给千岁。”
顺着卓公公的视线君后看向枕旁,卓公公双手拿起来递过去。
君后接过,手指摩挲了几下冰凉凉的环佩,抬眼问:“可是翡翠石?”
卓公公努力哄着君后说:“还是千岁的眼厉。
皇上走的时候奴婢看到皇上的腰上也挂了一个,跟千岁您的一看就是一对儿。”
君后笑了,交给卓公公:“以后本君就戴这枚环佩。”
“是。”
通常,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最后一天是大朝会,每10天有一天的休沐。
若是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商议,内官会提前一天通知大臣们隔日上朝,其余的时候皇上在东临殿处理政务。
若是接见进宫面圣的大臣,批改奏折或者宣大臣觐见,皇上会在御书房,天冷了会在暖阁。
大臣们不上朝的日子通常都是在各自的衙门坐堂,除非必要也不会进宫面圣。
君后腹痛,永明帝没什么心思处理朝政。随便批了几份折子,他就又去了景幽宫。
君后刚起来准备吃些东西,他刚才醒是醒了,因为身体实在是不舒服就一直躺着歇息。
还是卓公公一直劝他,都跪下求了,君后才勉强让人送早膳过来,他其实一点胃口都没有。
想吐,头疼头晕又腹痛。
永明帝过来见君后的面色比昨日还要差,一颗心跌入了谷底。
见到永明帝,君后就要下床,被对方急忙拦着。按住君后不让他起身,永明帝在榻边坐下。
君后微微笑着说:“臣这里有南瓜小米粥,皇上用一碗吧?”
“好。朕陪你一道。”
代齐攸看了眼永明帝挂在腰上和他明显是一对的环佩,伸手执起。环佩清透中带着艳绿,极为雅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