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程实的奇遇重返十六岁 > 第219章 稻香村的面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稻香村是我们的老家,爷爷奶奶常年住在那里。”杨泽宇说道:“跟我们一起他们二老住不习惯。爷爷总说在城里没意思,他更喜欢村里的自由自在。”

“听起来,爷爷还挺朴实的。”程实说道:“有一颗向往乡村田野的悠然自得的心。”

“他老人家就是闲不下来,整天没事干就喜欢种菜。”杨泽宇说道。

杨泽宇的爷爷曾经想把别墅庄园里的观赏植物都拔了,改成菜园,周虹坚决不同意。杨老爷子二话不说,立刻收拾包袱带着老伴儿就回稻香村了。村里一大片地都是他的,他想怎么种就怎么种,没有人管得着。

“种菜好啊,打发时间的同时锻炼身体,吃菜的时候还很有成就感。”程实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喜欢种菜,她能理解老人家的这种兴趣爱好。

不过她没有想到杨老爷子居然这么接地气。原本以为像杨泽宇这种家庭,他的爷爷会是那种大权在握、不苟言笑的老人。穿着定制的唐装、留着白胡子、手戴玉扳指,用紫砂壶冲泡一杯西湖龙井,坐在黄花梨木椅子上慢慢品尝……

现在看来,好像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汽车缓缓驶离城市,朝着农村进发,高楼大厦悄悄退至身后,低矮房屋渐渐进入视野,一出城,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连绵起伏的农田。

路边屹立着两排樟树,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路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随着汽车的行驶,光影在车窗上跳跃,如梦如幻。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鸟儿在树枝间穿梭,它们欢快地鸣叫着,似乎在欢迎远方的来客。

绕过一个弯道,一块醒目的标识牌立在路口处,上面用金黄的稻穗作为背景、印着“稻香村”三个黑色大字。显然目的地就在前方。

再往前行驶一段距离,便能看到一个宁静的小池塘。池塘的水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绿树青山。然而下一刻,平静的水面便被几只下水的鸭子打破。它们在池塘里悠闲地游弋,时而把头扎进水里觅食,时而扑腾着翅膀嬉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看着窗外的风景,程实脑中忽然闪过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她再回过头看向车前方的时候,视线中出现了错落有致的农舍,白墙黑瓦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路过一户农舍时,可以看见大敞着的院子里堆满了柴垛,几只毛色杂乱的土狗慵懒地趴在柴垛旁。见有车经过,它们只是抬了抬眼皮,便又继续打盹,一副见怪不怪的悠然模样。

程实观察了一路,发现稻香村没有想象中的脏乱破旧,远比自己预期的要干净整洁多了,而且道路也是修得平平整整,汽车行驶了一路也不颠簸。

“这个村子里居然连乡道都铺了水泥?”程实眼底浮现出惊讶。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乡村振兴还没开始,农村的路基本都是不好走的。到处坑坑洼洼不说,有的地方车根本开不过去,只能下车靠双腿步行。

“爷爷执意要回村子里住,我爸劝不动他,只好想办法改善村子里的条件让爷爷奶奶住得舒服些。”杨泽宇解释道:“之前的稻香村也是破破烂烂的,后来我爸投入了一大笔钱,把村里的路全修了。”

“原来是杨伯伯出钱修的路。”程实赞赏道:“修路好啊,方便自己也造福了人民。”

“不止是修路,刚刚进村有一处池塘程小姐注意到了吗?”一直默默开车的杨新宇忽然开口说道:“之前那就是一垃圾池,臭气熏天,鱼都死绝了,一到夏天还苍蝇蚊子满天飞。后来也是我大伯出钱请人清理垃圾,费了好大功夫才把池塘搞干净。”

为了保持村子里的干净卫生,杨铁军还捐钱建了公厕和垃圾处理站。每个月还会给村委一笔卫生管理费,让他们请人定期打扫街道、清洗公厕。

“这么说来杨伯伯是稻香村的乡贤啊。”程实顿时对杨铁军产生了好感。

像这种愿意花钱投资家乡建设的企业家都是值得钦佩的,甭管他本身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造福了一方百姓。

几人谈话间,汽车拐进一条小巷,稳稳地停在了一家农户门前。

杨新宇拉起手刹:“哥,到了。”

推开车门下车后,程实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白墙黑瓦的房屋。脚下踩着的是干净平整的水泥地,身边是高大坚固的青砖围墙,呼吸间闻到的不是泥土混着鸡屎味,而是一阵似有似无的花香。

杨新宇叫醒副驾驶座的杨浩宇,两人一起到后备箱搬东西,杨泽宇则是带着程实走向了大门。

大门是由厚重的实木打造而成,表面涂着朱红色的漆,门上的铜质门环造型精美,轻轻叩击,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谁呀?”门内传来一道妇女的粗嗓子。紧接着门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个衣着朴素的农妇模样的女人。

“娟姨。”杨泽宇礼貌问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