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内被一片静谧笼罩,阳光透过高高的玻璃窗轻柔地洒在一排排书架上,给书脊上的文字镀上一层金黄色。
程实穿梭于文学专区的书架间,脚步轻缓、目光如炬。她的视线从一个个悬疑类小说的书名上掠过,最终锁定了一本着名的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本小说以后会被拍成电影,故事角色间的交锋暗藏机锋,每句对白都是试探与反试探的心理战。剧情在谎言与真相的迷雾中层层递进,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智力对决,特别精彩。
前世程实看完电影之后回味无穷,一直想找个机会拜读一下原着。不过每当看小说的念头从脑中闪过时,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占据她的时间,让她想着“再等等吧”、“改天再去买实体书吧”、“下次再说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坐下来细细品味这部悬疑烧脑的侦探小说,程实迫不及待,拿着《东方快车谋杀案》走向阅览区。
放眼望去,阅览区几乎坐满了学生,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传来的翻书声和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程实找到一个靠窗的角落,轻手轻脚地拉开椅子,将书摊开在桌面上,集中注意力逐字逐句地翻看了起来。
书的开头,描绘了冬日清晨五点钟的阿勒颇城月台,一辆快车静静停靠在那里,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男主叫赫卡尔·波洛,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侦探。他在一位身穿耀眼军装的年轻陆军中尉的护送下登上了这趟列车。
程实的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仿佛能触摸到那寒冷清晨的凛冽空气。她的目光从那排列整齐的文字上扫过,在脑中描绘出了波洛侦探的脸裹在层层围巾里、只露出的通红鼻尖和上翘胡子尖的模样。
波洛侦探在列车长的安排下来到豪华车厢,程实也跟随他的视角与他一同“踏上旅程”。书中还提到列车上有一对同行的男女和波洛先生在同一个车厢。那两人像是在逃避什么,举止间透着一股子不对劲。作者功力深厚,对于紧张气氛的渲染十分到位,令读者情不自禁微微皱眉。
程实斜对面的座椅被轻轻拉开,有人放下书包蹑手蹑脚地坐了下来。对方的举动克制中透出礼貌,发出的声响十分轻微。
在座位有限的图书馆阅览室里,人满为患的时候跟陌生人拼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因此程实对于桌子对面多了个人并没有在意,她头也不抬,继续翻看着面前的小说。
秋季下午四点多的太阳不再刺眼,阳光温和地将程实包裹住,仿佛为她添上一层柔光滤镜,落在别人眼里就多了几分朦胧美感。
杜明朗坐在程实的斜对面,一只手撑着下巴、歪头看向对面的她。
她的栗色长发只扎起一半,其余部分披散而下,分出两股头发自然垂落于胸前,使她整个人看上去斯文娴静。
杜明朗戴着一款黑色入耳式耳机,一只耳机塞进右耳里,播放着一段平静深沉的钢琴曲。另一只耳机被他捏在手上,跟随节拍轻轻敲击着大腿。他听着歌,静静地注视着程实。
她那巴掌大的脸上长着比例协调的五官:眉形就像舒展的柳叶一样自然而流畅;双眼大而明亮,精致小巧的鼻头下面是厚薄适中的嘴唇;唇瓣色泽温润,嘴角微勾、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温柔与言语,只在不经意间流露。
程实神情专注地看着书,翻过的书页逐渐堆积起了一定的厚度,而杜明朗面前的书自从摆上桌子后便一页不曾动过。
他细数着她的每一根眼睫毛,观察着她眼神的细微变化,猜测着她从书中看到了什么。
随着故事推进,列车中突然出现一具尸体,这引起了众人的恐慌。波洛侦探正在案发现场仔细勘察,死者身中十二刀,死状惨烈,现场的一切都透着诡异。
看到这里,程实眉头微皱,无意识地曲着食指放在唇边,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线索和可能性,试图跟上波洛的思路,与他一起解开谜团。
杜明朗捏着耳机塞入左耳,一段悲伤的旋律从两耳灌入脑中。他神情平静、眼神幽深,目光锁定在程实身上,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程实始终低着头,思绪完全沉浸于列车上的这桩离奇惨案之中。她的神情愈发严肃,手指摩挲着书页边缘,嘴唇动了动,无声地念着书上的文字。
当读到“十二道伤口,十二个嫌疑人”时,她心中一紧,胳膊上浮现出鸡皮疙瘩,一种莫可名状的惊悚爬上心头。她仿佛置身于那列神秘的东方快车上,和波洛先生一起,在狭窄的车厢过道里穿梭,观察着每一位乘客的言行举止,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出凶手的线索 。
忽然下腹一阵酸痛,程实拧着眉头,揉了揉小腹试图缓解那阵不适感。然而,一股暖流喷涌而出,瞬间包裹了臀部,她脸色微变,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测。
她急忙起身,木椅上那一块鲜红的血渍赫然在目,她的猜测得到了印证——侧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