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玄鸟四号生态舱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嗡鸣,淡紫色的暗物质过滤灯将培育区照得如同幻境。沈砚秋蹲在编号 “共生三号” 的稻田旁,指尖拂过低垂的稻穗,眉头因焦虑而紧蹙 —— 本该饱满的谷粒此刻干瘪如皱纸,稻叶上的水纹符号黯淡无光,在暗物质能量流的干扰下扭曲成杂乱的曲线。
“第 19 次产量检测,减产率 47%。” 他在数据板上记录结果,金属笔尖划过屏幕的声音在安静的舱内格外清晰。这组符号共生稻是出发前与楚汐共同培育的,将火星水源符号基因注入稻种,本应在太空环境下结出带有导航星轨的谷粒,可进入暗物质带后,稻穗就开始异常枯萎。
生态舱的气压门滑开,楚汐抱着装有火星土壤样本的培养箱走进来,白色实验服的袖口沾着淡红色的赤铁矿粉末。“水源符号活性检测出来了。” 她将培养箱放在操作台,全息投影中跳出波动曲线,“暗物质能量干扰了水分子的氢键排列,导致水纹符号无法稳定表达。” 她的目光落在枯萎的稻穗上,语气带着惋惜,“就像…… 就像被打乱了节奏的乐谱。”
沈砚秋将随身携带的青铜罗盘平放在稻田边缘,罗盘中央的平衡针正剧烈震颤,边缘雕刻的火星水源符号却泛着微光。这是他祖父留下的古董,表盘内侧刻着 “水润万物”,每次培育新作物时,他都会用它校准能量场。“在火星基地时从没有这种情况。” 他转动罗盘底座,试图稳定指针,“暗物质的微观效应比预期更复杂。”
楚汐忽然轻呼一声,指向稻穗根部的土壤:“你看这里!” 在暗物质过滤灯的照射下,土壤表面浮现出极细的银色纹路,与沈砚秋罗盘上的符号隐隐呼应。她戴上显微镜眼镜仔细观察,发现纹路正随着暗物质能量流缓慢移动,“是火星水源的原始符号!它们在试图修复稻根,但被暗物质干扰了。”
沈砚秋立刻调出火星基地的土壤数据,将地球水纹符号与火星水源符号重叠比对。两组符号在屏幕上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不稳定的螺旋结构。“问题出在符号共振频率。” 他突然意识到,“地球水纹符号在暗物质环境下频率偏移,与火星基因产生了排斥。”
生态舱外传来脚步声,林小宇抱着双生花标本箱路过,花茎上的脉络恰好指向培育区:“沈哥,星石星图显示你们这边有能量异常。” 他晃了晃标本箱,里面的花瓣朝稻田方向倾斜,“双生花对符号紊乱很敏感,它说稻子在‘呼救’。”
楚汐笑着接过标本箱,将双生花放在稻田中央:“让我们的小导航员帮帮忙。” 花瓣接触土壤的瞬间,淡绿色的光纹沿着稻根蔓延,原本杂乱的水纹符号竟暂时恢复了对称,“果然有效!植物的情感能量能缓冲暗物质干扰。”
沈砚秋趁机启动符号共振仪,将罗盘与稻田能量场连接。当火星水源符号通过罗盘注入土壤时,稻叶上的水纹符号开始明灭闪烁,像被唤醒的星辰。“需要找到稳定频率的方法。” 他盯着数据板上跳动的参数,“暗物质波动周期是 47 分钟,我们得让符号频率同步这个周期。”
接下来的两天,生态舱成了两人的第二个家。沈砚秋负责监测暗物质波动规律,楚汐则反复调试火星水源符号的注入参数。第三天清晨,当暗物质过滤灯转为暖黄色时,楚汐突然拍手:“找到了!用火星罗盘的星轨周期校准符号频率!”
她将自己的火星水源符号罗盘与沈砚秋的青铜罗盘并排摆放,两个罗盘的指针同时转向暗物质带核心方向。当双重符号能量注入稻田时,奇迹发生了:干瘪的谷粒开始膨胀,稻叶上的水纹符号随暗物质波动规律闪烁,形成稳定的能量闭环。
“符号同步率 92%!” 沈砚秋调出产量预测模型,屏幕上的曲线呈陡峭上升趋势,“按这个速度,三天后就能恢复正常产量。” 他转头看向楚汐,发现她正对着稻穗出神,晨光透过观测窗落在她发间,让那些细碎的银灰色发丝像缀满了星尘。
楚汐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密封袋,里面装着枚干燥的稻穗:“这是你第一次送我火星稻种时的样本。” 她将稻穗放在新结的谷粒旁比对,“当时你说‘符号共生能让地球作物在火星结果’,现在我们做到了,还在暗物质带突破了极限。”
沈砚秋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想起三年前在火星基地,自己冒失地将实验失败的稻种送给楚汐,没想到她一直珍藏着。他从罗盘底座抽出个小抽屉,里面是片压干的火星水源符号标本:“这个给你。” 标本背面写着日期,正是他送稻种的那天,“我也留着你的符号。”
生态舱的通讯器突然亮起,冯智昊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传来:“沈哥,机械臂检测到生态舱能量异常,需要帮忙吗?” 背景里隐约能听到陈星瑶的笑声,“星瑶说你们的稻子可能需要瑶光合金补充能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