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破开云梦泽的晨雾时,萧决正凝视着船尾凹槽里的朱雀灯。整盏灯的七宿星图在阳光下流转,轸宿的光点与正北方向的某颗亮星连成直线,像根无形的绳索牵引着青铜船前行。船身两侧的水纹泛起银光,在湖面拼出与实验室全息投影相同的螺旋符号,随着星槎的移动缓缓旋转。
“再有三个时辰就能入昆仑地界。” 墨家司南者的青铜杖在甲板上轻顿,杖头的朱雀眼突然投射出一道红光,在前方的水雾中劈开一条通路,“天枢的位置每刻都在变,必须在辰时三刻前赶到,否则入口会随星象偏移。”
萧决低头看向胸口,蛊虫啃噬出的星图正随着船速微微发烫,那些金色的纹路与朱雀灯的光芒产生共振,在衣襟上映出细碎的光斑。他突然注意到星槎的龙骨处刻着细小的齿轮,转动时发出的声响与现代实验室陨铁小球的频率完全一致,像是两串相隔千年的密码在隔空对话。
“这船……” 他的指尖抚过甲板边缘的云雷纹,那些纹路里镶嵌着极细的陨铁丝,在阳光下泛着与佩剑剑格相同的虹彩,“是用和朱雀灯相同的材料打造的?”
司南者的胡须在风中飘动:“星槎本就是朱雀灯的延伸,墨家先祖将四象尊的残料熔铸成船,才能承载星图的能量。” 他指向船首的青铜罗盘,盘面的指针并非指向南北,而是始终对着朱雀灯的井宿位置,“寻常罗盘靠地磁指引,这罗盘靠的是‘天枢’的引力。”
说话间,星槎突然轻微震颤。萧决扶住船舷,发现前方的水面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的浪花逆向旋转,在半空凝结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朱雀灯的井宿突然亮起,与漩涡中的 “天枢” 星点精准对接,整艘船像被无形的手托住,顺着漩涡的旋臂缓缓下沉。
水下的黑暗并未持续太久。当星槎穿过一层泛着珠光的水膜,萧决突然感到一阵失重 —— 眼前不再是幽暗的湖底,而是片辽阔的地下溶洞,洞顶镶嵌着无数发光的晶石,组成与地面完全不同的星图,其中最亮的那颗恰好位于溶洞中央的石柱顶端。
“昆仑墟的天穹。” 司南者的声音带着敬畏,青铜杖在甲板上划出半圆,“这些不是普通的矿石,是三千年前景色的陨铁结晶,能模拟参宿四爆发前的星空。”
星槎平稳地落在溶洞底部的黑曜石地面上,朱雀灯突然从凹槽中升起,悬浮在半空。七宿的星图骤然放大,在溶洞岩壁上投射出完整的南方朱雀轮廓,与从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方向传来的光芒交汇,在中央石柱上拼出一个巨大的螺旋符号 —— 正是姜绾团队苦苦寻找的 “天枢”。
与此同时,昆仑山脉腹地的现代营地,姜绾正盯着地质雷达的屏幕。扫描图像显示地下三十米处有个不规则的空腔,空腔的轮廓与星槎所在的溶洞完全吻合,而空腔中心的能量反应,强度是地表异常磁场区的百倍以上。
“就是这里。” 她将卫星地图上的螺旋符号与雷达图像重叠,符号的中心恰好对应着一处被冰雪覆盖的山谷,谷口的岩石形态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基座惊人地相似,“沈彻的队伍还在西侧峡谷徘徊,我们有机会先找到入口。”
林教授调试着重力仪,仪器的指针疯狂摆动,数值跳动的频率与实验室陨铁小球的共振周期完全一致。“下方有强磁场源,” 他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磁场强度随星象变化,现在的峰值正好对应辰时三刻的天枢位置。”
团队成员迅速搭建起临时实验室,全息投影屏上的二十八宿星图与地下空腔的轮廓重叠时,整个营地的仪器突然发出一阵嗡鸣。南方朱雀的星图边缘泛起红光,与溶洞中朱雀灯的光芒形成奇妙的呼应,屏幕右下角的坐标数值开始飞速跳动,最终定格在一组精确到秒的经纬度上。
“入口坐标锁定。” 姜绾戴上特制的护目镜,镜片能捕捉到陨铁辐射出的特殊波段,“就在那片冰崖后面,磁场源的正上方。”
冰崖的岩石上布满细密的裂纹,在护目镜下呈现出淡紫色的光晕 —— 这是陨铁长期辐射形成的特征。姜绾让人用激光切割器小心剥离表层冰层,岩石中镶嵌的陨铁颗粒逐渐显露,组成与星槎龙骨相同的齿轮纹路,转动方向恰好与溶洞中的螺旋符号相反。
“是反向齿轮。” 林教授突然想起墨家典籍中的记载,“天枢的机关需要内外力反向驱动才能开启,就像…… 钥匙和锁芯的咬合。”
姜绾取出那半块玉璋,当玉璋贴近岩石,陨铁齿轮突然开始转动,在冰崖上啃出一个圆形的入口。入口内侧的石壁上,三垣星图的刻痕正在发光,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的星官围绕着中央的天枢星旋转,与实验室拼接的三垣拼图分毫不差。
古代线的溶洞中,萧决正看着中央石柱的变化。四象星图的光芒在柱体上汇聚,螺旋符号的中心裂开一道缝隙,渗出与朱雀灯相同的金色液体,顺着柱身的沟壑流淌,在地面组成与姜绾团队入口处相同的三垣星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