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虽然也不太和谐,不过相对来说,并未有太大的声音,主要里边就是学校,如果声音过大,影响了学生们学习,那大家伙就都没得玩了。
影响下一代学习,这点指定是不允许的。
柴米把家伙事什么的都拿出来,摊位也摆好,东西也收拾妥当了。
宋秋水问道:“那个真和搁工业区那边卖一个价?这学生可是很穷的。”
“肉的八块,素的五块。不过可以打点折扣……”柴米想了想说道:“肉的三份二十,一素一肉的十二块钱,之后送两份咸菜。”
宋秋水听完脸都绿了:“不是……咸菜都免费送了?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毕竟柴米说的是卖咸菜的钱,要给宋秋水的。
“算我的,你弄出去一份咸菜,我分你一块钱得了。”
宋秋水一听柴米这么说,立刻就更开心了:“嘿嘿嘿,那倒不至于……如果是送出去的,两份算我一块钱就成。咱俩平摊更好。”
“怎么都成。”
反正利润还挺高的,就无所谓。
“对了,你去复印店那边,复印个明细,就按着我说的来。之后贴在车上。这样,就不用每次解释了。”
“嗯嗯,这就去。”
随后宋秋水就去复印店复印了一张纸,之后贴在了车子的前边。
学生都识字,而且对于做生意的这些小商小贩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尊重和理解。
这一点,是其他人群所不具备的。
他们不会嫌弃饺子卖的贵,他们会理解为一分钱一分货。而且柴米打折的话,那他们还会夸柴米是个会做生意的。
相对来说,学生这个群体,包容性特别大,钱还特别好赚,比工业区的那群工人相对来说素质更高,也更好说话。
甭说柴米包的饺子特别好吃,就算是难吃,他们也顶多自己知道,绝对不会出去说谁谁家的饺子难吃的要死。
所以,柴米估摸着,这边的生意,可能要比在工业区那边更好一些的。
结果,宋秋水把这个价格往这边一贴,还没等学生中午放学、饺子摊位也还没有营业,一群其他摊主就开始议论起来了。
当然了,这边摊主的素质普遍不是很高……
树林子这边本就摊位杂乱,柴米她们这辆相对“豪华”的倒骑驴和崭新的价目表一贴出来,立刻显得格格不入。
“哟嗬!新来的?”一个卖烤地瓜的老汉吧嗒着旱烟,眯眼瞅着价目表,嗤笑一声,“饺子?八块钱一碗?素馅儿的还得五块?小姑娘,抢钱呢?咱这嘎达学生娃子兜里能有几个子儿?”
旁边一个支着简易架子卖炸串的中年妇女也凑过来看,撇撇嘴:“就是!俺这炸里脊肉串才一块钱三串,素菜一毛。你这饺子金子做的?一碗饺子够买俺三四十串肉了!”
几个卖煎饼果子、手抓饼的摊主也围拢过来,七嘴八舌:
“八块?啧,比学校食堂最贵的肉菜还贵!”
“还送咸菜?咸菜值几个钱,白送都嫌占地儿。”
“一看就是没摆过摊的,不懂行情,瞎定价!”
“以为城里学生都是大款啊?”
宋秋水被围在中间,听着这些夹枪带棒、充满排挤意味的话,怒火中烧就要发作,不过看着柴米……
柴米却像没听见那些议论似的,自顾自地往锅里加水,检查gazi罐阀门,起锅烧水。
忙完了,瞅了众人一眼说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我要是卖的便宜,恐怕各位才会不满。我卖的贵了,你们心里偷着乐吧。”
众人:瞎说什么大实话……
其实众人的想法,和柴米的想法差不太多。
虽说柴米的价格有点离谱,但是所谓同行是冤家,他们巴不得柴米卖的贵没人买呢。
若是柴米卖的便宜,他们反而早就闹了。
所以,说着贵,其实心里直说这两个小姑娘二百五,这么贵卖出去才怪呢。
倒也不是全都是看热闹的心态,不过作为都是摆摊的同行。
同行的生意不好,比自己生意好要强的多啊。
怎么说呢……
看见同行赚钱,比自己不赚钱,还特么难受。
现在是初秋,早晨还比较凉,这会慢慢快中午了,也就热了起来。
随着一中中午放学的铃声响起来,乌泱乌泱的人群开始出来了。
这里毕竟不是封闭的学校,有好多走读生,这样就算有住宿生出来,也是没人管的。
一中对这个的管理,并非很严格,相对更人性化一些。
学生们有的去了食堂吃饭,有的就直奔操场这边,买一些吃的,之后回去吃。
柴米和宋秋水往这一站,立刻就成了焦点。
主要是长的好看。
根本不用怀疑,比什么校花一类的,实在是漂亮百倍。
也立刻就吸引了一大群人过来。
周围的摊主一看:卧槽!啥时候摆摊还特么看脸了?这个世界如此的不公平,太特么过分了!
她俩凭什么?
凭她俩长的好看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