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我靠驱邪写了本葬经 > 第186章 风水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莲缓步走到碑前,借着这点微弱的月光,俯下身子观察周围的环境。

洼地四周的土呈现一种黄褐色,里面隐约带着一些植物腐烂后形成的灰色物质,可这坟头上的土,颜色明显比周围的土地更深更黑,仿佛一盒墨汁打散在此处,将土壤浸透,在月光的照射下,黑的发亮。

“这里的土……”青莲眉头紧锁,眼前的坟头土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形成的土壤了,而是经过长年累月怨气和阴煞之气浸透出来的“尸土”。

眼睛四下看了一圈,整个坟茔周围几寸的位置上出现了干裂的情况。

青莲大吃一惊,洼地本身就有很充足的湿气,边上因为季节原因尚且还有些枯草,但是眼前的坟包上,光秃秃的,连根杂草都没有,土干得邦邦硬。

眼睛顺势一瞥,周围的野草长到坟边的时候,像遇到了什么忌惮的东西,齐刷刷地枯死,将坟堆紧紧包围在中间,类似于形成一圈保护层。

似乎这里的所有生气都被坟里的东西吸干了,这地方的生机……绝了。

而在坟头顶上背阴的那一面,青莲眯着眼借着微弱的月光,瞅见了几道如同蛛网一般细密的裂纹。

她划着火折子凑近看去,这裂痕已经很深了,一点点向外散发着缕缕阴气,虽然不多,但是实实在在浓郁的阴煞气息。

“怪不得……这里的阴气已经开始外泄了……”青莲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眼中忽地精光大作,心底一颤,“看来,里面的东西已成了气候。”

紧接着,她随手抓起一抔土放在手掌中捻开,一股湿粘的感觉从指尖传来。

定睛看去,捻开的地方竟然是潮湿的泥土,而边缘干燥的土块不过只是包裹在这层湿土外的保护壳罢了。

惊讶之余,她伸出指头在坟圈周围划了一下,指甲中带起来一些湿润冰冷的泥土。

随后起身走到另一边查看,和刚才的情况一下,也是一圈都是这种含有水汽的土壤层。

“这几天可曾有雨?”青莲扭头将远处的老孙头和李木匠叫来,在二人耳边低声问道。

老孙头斩钉截铁地说道:“道长糊涂了,这个时令湟河北岸怎么可能有降水。”

闻言,青莲将手中的土块放在鼻子下一闻,一股浓烈的土腥气直冲脑门,像雨后的泥土味道,但她敏锐地感到这里还隐约有些河底烂泥的腐臭味。

“李大哥,大嫂这座坟当初用的是哪里的泥土?”

李木匠有些不解,不明白青莲问此有何用,但还是照实说道:“就用的这片洼地周围的土,因为秀云她……没得突然,没有办法埋在村里的公坟里,所以老张头才选了这块地。”

“那这片洼地是否有连通湟河的地下水?”青莲皱着眉头看着两人。

李木匠木讷地摇着头,对此一无所知。

随后青莲将目光看向老孙头,老孙头也是一脸茫然,只得低头回想。

忽然,他猛地一拍脑袋,“额想起来咧,在额很小很小的时候,听老辈子们说过,这里原本是有个池塘的,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把池塘回填了,就形成了现在的洼地。”

“原来如此……”青莲怔怔地看着眼前这座孤坟,陷入了沉思。

村西头距离湟河水道直线距离是最近的,这里原先是池塘,那么池塘里的水应该不是死水,大概率就是湟河水渗入地下,形成了地下河。

而刚才手上泥土的味道,对于她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分明是怨气和阴气充郁造成的“阴湿”。

显而易见,这底下的东西离破土没有几日了。

“李大哥,这五年来,可曾有其他人到过这里?”青莲心中存疑。

李木匠托着脑袋想了半天,摇摇头,“应该没人来过,村里人都知道秀云是被‘水鬼’拖下水害死的,一直都觉得不吉利,连我家附近这边都不过来,更不用说秀云的坟了。”

听着他的话,青莲心中大抵有了一个简单的推测,只是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来印证。

然后她起身绕着坟包继续转着圈,五官被她充分地调动起来,仔细地“感受”这块养尸地的环境。

随着她的步伐不断地在这里移动,她感觉到离坟包越近,那股子寒意就愈发的严重,把头靠近坟包凸起的地方时,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一样,头皮一阵发麻,就连全身的骨头缝里都感觉有寒气在不断地往进钻。

“孙叔,这地方咋比刚刚还要冷啊?”

李木匠站在坟前几步远的地方浑身直打哆嗦。

老孙头咽了咽口水,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嘘……小点声,别影响了道长的发挥。”

李木匠这才悻悻地低下头,再不言语。

青莲看了他俩一眼,淡淡地解释道:“因为这里是一片洼地,地势比旁边要低一些,再加上原先是池塘,底下有地下水,容易返潮,而且此地是老张头亲自挑选的养尸地,所以阴气聚集,你们上了年纪,阳气弱,所以才感觉到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