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宇把锦旗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现在他的办公桌上,除了三座简历山,还多了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求职者们送的星星糖、小发卡、半块蛋糕。每当新来的实习生问这些是什么,他总会说:"这是江湖的解药。"
深夜加班时,他依然会对着佛像默念,但不再是为了祈求庇佑。当窗外的霓虹再次亮起,阿宇知道,有些结界不需要用A4纸来筑——人心,才是最坚固的城池。
《中介江湖:阿宇的觉知之路》
阿宇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套茶具。
老李第一次看见时,正往保温杯里丢第18颗胖大海。"装文雅?"他吹了声口哨,"中介这行,泡茶不如泡面实在。"
阿宇没抬头,指节在紫砂壶边缘轻叩:"茶有七泡,每泡滋味不同。"他提起公道杯,琥珀色茶汤分入青瓷盏,"就像求职者,第一份工作是头泡,苦涩;第三份是三泡,回甘。"
老李的枸杞在杯底沉浮,像极了阿宇电脑里那些被标注"特殊标记"的简历。
那天下午,阿宇在茶香里处理第47份"特殊简历"。28岁的快递员小陈,左臂有道烫伤疤痕,简历上写着"仓储管理经验两年"。阿宇盯着疤痕看了半分钟,突然抓起车钥匙。
仓库里,小陈正用独臂搬货,汗水把工装后背浸成深蓝。"宇哥?"他慌忙用袖子擦汗,"我简历写错了,其实是……"
"不用改。"阿宇指了指他脚边的液压车,"能教我开这个吗?"
当阿宇开着液压车撞翻第三箱纸巾时,小陈突然大笑:"宇哥,你比我还像新人!"笑声在仓库里回荡,惊飞了梁上的麻雀。
阿宇开始在简历库里加"技能标签"。小陈的标签是"独臂液压车专家",王阿姨是"社区人脉网构建者",张哥的"35岁经验沉淀"。总监在例会上拍桌子:"这些标签有什么用?企业要的是学历、年龄!"
"有用。"阿宇调出匹配记录:某物流公司正缺独臂操作员,社区超市在找能调解邻里纠纷的主管,而张哥的"经验沉淀"刚好匹配新成立的"资深顾问岗"。
总监的茶杯停在半空,胖大海像两粒惊愕的眼睛。
老李开始偷偷学泡茶。
某个加班的深夜,他举着紫砂壶问:"你小子怎么突然开窍了?"阿宇正在整理"特殊标记"档案,指尖划过小美送的星星糖、老张的锦旗碎片、小陈的液压车操作视频链接。
"去年处理小美那事时,我总想着当救世主。"阿宇把最后一颗星星糖放进玻璃罐,"现在才懂,所谓慈悲,是帮人找到他们本就有的光。"
窗外霓虹渐次亮起,阿宇的佛像桌面在蓝光里忽明忽暗。他突然想起老李那句"苦水里泡出甜味",原来胖大海的膨胀,和简历的重生,用的是同一个道理。
阿宇的"江湖解药"开始升级。
他在办公室角落摆了盘残局,每个求职者来面试时,都要先破一局棋。有次总监路过,冷笑:"装什么文化人?"
"不是装。"阿宇指着棋盘,"黑子白子厮杀的样子,像不像简历上的年龄学历?可棋局真正活起来,靠的是边角的'气'。"他移动一枚看似废子的棋,"这枚'气',就是被我们忽略的技能、人脉、韧性。"
那天傍晚,老李举着保温杯在棋盘前站了半小时,突然说:"我泡胖大海,是不是也该换个杯子?"
真正的觉醒发生在雨夜。
阿宇送最后一份简历去企业,电梯里挤进个醉醺醺的中年人。对方盯着他胸前的工牌突然大笑:"天岂中介?我当年就是被你们坑的!"醉汉扯开衬衫,露出心口狰狞的疤痕,"你们说我有'管理经验',结果让我当保安队长!"
阿宇的指甲掐进掌心。醉汉突然踉跄着抓住他:"小子,你眼里的光和我当年一样……"
电梯"叮"地打开,醉汉冲出去,在雨幕里大喊:"别信什么狗屁经验!要信自己手里的刀!"
阿宇站在电梯里,看着镜面墙上的自己。他突然明白,那些被标注的"特殊标记",不该是等待被发现的宝藏,而是该被锻造成刀的铁。
第二天晨会,阿宇的PPT标题是《如何把废子变成气》。
他播放小陈开液压车的视频,镜头晃得厉害,但能听见小陈的笑声:"宇哥,这比改简历痛快多了!"接着是王阿姨在超市调解纠纷的录音,最后是老张作为"资深顾问"给新人培训的照片。
总监的茶杯第三次磕在桌上:"这些案例……企业真的买单?"
"买单。"阿宇点开邮箱,某物流公司HR的邮件标题是《求购:独臂液压车专家》,某社区超市的招聘简章上写着"优先录用:能讲本地话的暖心大姐"。
老李突然站起来,保温杯里的胖大海跳了跳:"我那里有个……"他咽了口唾沫,"有个聋哑人求职者,会修电动车。"
阿宇开始在办公室教茶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