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柏的手指顿住了。她从未想过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藏着这么多具体的人生。她翻出过去的错误记录,发现每次失误都源于忽略了 “人” 的特殊性 —— 保安大叔的夜班津贴、家政阿姨的交通补助、程序员的弹性工作制…… 这些在公式里无法体现的细节,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根基。
“其实你核对原始凭证时特别仔细。” 大姐临走前忽然说,“上次有张发票金额大小写不符,全办公室就你看出来了。”
那天晚上,阿柏重新打开电脑。她没有直接套用模板,而是把每个员工的档案翻出来,对着考勤记录逐笔核对。当看到某位单亲妈妈的加班费申请单上,歪歪扭扭写着 “想给孩子买双新鞋” 时,她突然懂了康康说的“财务不是算数字,是算人心”。
她开始用笨办法:把容易混淆的规则抄在便利贴上,贴满整个显示器;制作傻瓜式核对清单,每完成一项就打个勾;甚至去业务部旁听招聘说明会,看着那些被推荐的求职者紧张地攥着简历,才明白自己笔下的数字牵动着多少人的生计。
有次帮实习生核算差旅费,阿柏发现有张地铁票的日期和出差时间对不上。她没有直接打回,而是跑去问那个刚毕业的女孩。小姑娘红着脸说:“那天面试迟到,怕你们觉得我不靠谱……”
“试错不可怕,怕的是连错在哪都不知道。” 阿柏把修改好的报销单递回去时,突然想起总监说过的话。她第一次发现,自己那些被嘲笑的 “认真”,或许正是别人忽略的角落。
深秋的财务室飘着桂花香,阿柏正在给新入职的实习生讲解报表逻辑。窗外的梧桐叶落在玻璃上,像一张张微型的履历表。康康路过时停下脚步,看见阿柏指着屏幕上的批注:“这里要注意,保洁组的王阿姨每周三下午有特殊情况……”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报表上投下细密的光影。阿柏忽然明白,所谓天赋,或许就是在无数次笨拙的试错里,慢慢长出的敬畏之心 —— 敬畏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人生,敬畏每份工作里不为人知的琐碎,更敬畏自己曾经以为可以轻易跨越的、名为 “专业” 的门槛。
她不再羡慕那些在酒会上侃侃而谈的行业精英,因为她终于懂得,所有光鲜的报表背后,都有人在深夜里,一笔一画地,把尘埃变成灰尘。
财务部的空调总在下午三点准时失灵,热风裹挟着打印机的墨粉味扑在脸上,像极了天岂中介的生存法则—— 滚烫、呛人,却没人敢开窗透气。阿柏数着隔断上的划痕发呆,那是前辈们用指甲盖刻下的业绩里程碑,最深的一道标着 "Q3 回款率 92%",旁边用中性笔涂了个笑脸,油墨早就氧化成灰黑色。
"小柏这月报表准确率上来了啊。" 总监突然拍她肩膀,廉价西装上的古龙水味刺得她鼻腔发酸。会议室里正在播放季度表彰 PPT,销售部的莉莉穿着新做的指甲,在屏幕前演示如何把月薪八千的岗位包装成 "万元起步的精英赛道"。掌声雷动时,阿柏发现自己的椅子腿比别人短一截,总是不自觉地往左边歪。
"其实你有个隐藏天赋。" 总监把她拉到茶水间,咖啡机咕嘟咕嘟煮着速溶粉,"你核对原始凭证时能发现别人忽略的异常,这叫风险敏感度。" 她往阿柏杯子里掺了半杯奶精,"下个月开始接离职员工的薪资清算吧,这块容易出纠纷,正需要你这种细心人。"
阿柏盯着杯子里沉浮的奶泡,突然想起上周帮保洁阿姨更正工时记录时,对方塞给她的那袋橘子。砂糖橘在工位抽屉里放了三天,表皮起了皱,像她此刻的心情 —— 既想守住那些被数字掩盖的人情,又渴望成为 PPT 里被表彰的名字。手机备忘录里躺着昨晚写的句子:"既要准确无误的报表,也要被看见的认真,还要那些数字背后的人能笑着拿钱,少一样都不行。"
离职清算组的氛围比财务部更像个斗兽场。组长琳达总把 "止损" 挂在嘴边,教新人用最小的成本打发闹事的员工。"你看这张加班申请单," 她用红笔圈住签名栏,"日期是周末,但考勤系统没记录,直接按旷工处理,省下来的加班费就是纯利润。" 阿柏注意到她指甲缝里卡着红墨水,和自己改报表时蹭到的颜色一模一样。
第一次独立处理纠纷时,阿柏把那位被拖欠报销的司机师傅请到接待室。男人黝黑的指关节敲着桌面,说跑招聘会场地时加了三箱油,发票却被孩子撕了半张。"公司规定必须凭完整票据报销。" 阿柏念着琳达给的话术,视线却落在对方磨破的鞋跟上。那天晚上她自己垫了三百块钱,在工资条的 "其他扣款" 栏里写了 "办公用品损耗"。
"你太情绪化了。" 康康把她拉到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绿光映在两人脸上,"上周那个总监亲戚的报销单,你非说打车费超过标准,现在全部门都知道你不识抬举。" 楼梯间堆着销售部淘汰的易拉宝,"年薪百万不是梦" 的标语被踩出个大洞,露出后面灰扑扑的水泥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