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城南,碧波湖畔。
此处灵气氤氲,水光潋滟,与城中喧嚣繁华截然不同,显得清幽雅致。
湖畔一侧,坐落着一片占地颇广的园林建筑,粉墙黛瓦,掩映在垂柳翠竹之间,正是北域南部颇负盛名的清谈之所——蓝轩小筑。
陈默与柳诗情按下遁光,落于小筑正门前。
抬眼望去,一道古朴的木制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墨底金字的牌匾,“蓝轩小筑”四字笔力虬劲,平添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境。
柳诗情递上一份灵气盎然的玉质请柬,守门的青衣侍卫验看后,目光在陈默身上略微停留,感受到那股深不可测的气息,没有多问,恭敬地将二人迎了进去。
步入其内,眼前景致豁然开朗。
并非想象中的宏伟殿宇,而是一处精心营造、移步换景的古典园林。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荷塘,布置得错落有致,极富禅意。
参与交流会的修士三三两两漫步其间,或低声交谈,或静坐赏景,气氛闲适而高雅。
主厅“听雨轩”临水而建,四面皆是巨大的雕花镂空木窗,悬挂着淡青色的轻纱帷幔。
当陈默与柳诗情联袂步入听雨轩时,顿时吸引了不少目光。
陈默一袭简单青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算不得绝世俊美,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岳、渊渟岳峙的气度。
自开辟体内世界后,他周身气息返璞归真,愈发内敛,却又于无声处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与神秘,令人不自觉地将心神投注过去。
走在他身旁的柳诗情,一袭绛紫色宫装完美勾勒出她窈窕曼妙的身段,云鬓高挽,珠钗轻颤,容颜妩媚动人,一颦一笑间天然流露出一股动人心魄的风情。
她嘴角含着一抹浅笑,正侧首与陈默低声交谈着什么,两人并肩而行,气质一沉稳一妩媚,竟出奇地和谐,宛如一对璧人,引人注目。
他们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厅内相熟之人的注意。
“呦!快瞧瞧是谁来了!”
一名身着天蓝色流云道袍、面容俊朗的年轻修士率先笑着开口,语气带着熟稔的打趣,“这不是我们聚宝阁的柳大掌柜吗?每次见你,身边总少不了青年才俊相伴,真是令人艳羡啊!”
另一位身着鹅黄色长裙、性格看似爽朗大方的女修也立刻接话,目光在陈默身上流转,笑道:
“诗情妹妹,这次又是从哪里寻来这般出众的道友?气质如此不凡,还不快与我们介绍介绍?你可不能总是吃独食,藏着掖着呀!”
柳诗情闻言,那张妩媚倾城的脸颊上适时地飞起一抹淡淡红晕,她嗔怪地白了那黄裙女修一眼,声音娇柔:
“李姐姐你可莫要胡说,平白坏了陈道友清誉。我与陈道友只是恰巧同行而来,并非你们想的那般。”
陈默早已心志如铁,这等程度的调侃于他而言不过是清风拂面。
他面色如常,从容地向众人拱手一礼:“在下陈默,见过诸位道友。今日有幸参与此会,聆听高论,若有见解浅薄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教。”
他这番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态度,反而让先前略带暧昧的调笑氛围变得自然起来,化为了同道之间的友善打趣。
众人哈哈一笑,气氛顿时更加融洽,纷纷热情地招呼他们入座。
厅内布局并非严肃的队列,而是散放着数百张紫檀木小几,每张几旁设着三四个蒲团,可供数人围坐品茗论道。
小几上早已备好了灵气盎然的香茗与各式罕见灵果,氤氲的茶香与清甜的果香淡淡弥漫,沁人心脾。
正前方有一略高的白玉平台,显然是主持论道之人所在。
整个环境清幽、雅致,充满了闲适与智慧交融的氛围,更像是一场追寻大道的思想盛宴,而非炫耀武力或资源的场所。
陈默和柳诗情就近寻了一张空置的小几坐下。稍作寒暄,待人员大致到齐后,交流会正式开始。
一位身着朴素灰袍、面容清癯、目光温润睿智的老者缓步走上白玉台。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周身道韵自然流转,令人心生敬意。
“诸位道友,今日老朽青松,腆颜主持此次小会。”
老者声音温和,如春风拂过山林,开场白简单而直接,“修行之路,漫漫长途,闭门造车,终是下乘。交流印证,碰撞思辨,方是精进之良途。
今日之会,旨在论道,不拘形式,不论出身,但求畅所欲言。于道法、于修行、于天地感悟,皆可探讨。望诸位各抒己见,若能于彼此有所启发,便不负此番相聚。”
没有冗长的致辞,青松老人简单几句便点明主旨,随即率先分享:
“那么,便从老朽开始,抛砖引玉吧。近日老夫于静坐内观时,对天地间灵气潮汐的细微波动与修士内心禅定之间的玄妙呼应,略有感触……”
青松老人分享了约一炷香的时间,阐述了他观察到在不同时辰、不同天象下,天地灵气的流转会有极其细微的潮汐般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