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滔、楚石,尔等各率部下一千,与江乌卫汇合,听从项熊将军调遣,其余兵将,随本帅出发!”
几乎在同一时间,天水郡各处军营校场,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常定四卫,四万兵马,同时拔营出发,分四路大军朝预定的地点开拔。
楚河从孟获哪里得到的物资,可不止钱粮丹药这样简单,战马也是大头,潜渊卫这最精锐部队,自然是人人骑马,披坚执锐,带上十日口粮,,还有百架八牛破甲弩,无比迅速的离开了大同县。
兵工厂那边,可以快速制造出更多的军械,这一次常定军出发,基本把现有的军械都带了出去。
新制造的八牛破甲弩等,可以将城墙等调走的军械慢慢补充回去。
一切都以这场大战优先。
尽管在天水郡完全没有暴乱的土壤,但楚文等还是严令下去,各卫所兵加紧巡逻,各县治民不得私自过境,不得使用鹰隼传信,一旦有人趁机作乱,便立斩不赦!
一队队精锐骑兵,一个个蝎尾翼虎空骑兵精锐,不断的飞奔出去,充当大军耳目,清除永州军的斥候部队!
二千人马的侦察营中,什长朱子烈,以前生活在永州水河乡,本是定妖军士兵的后嗣,与断了一条腿的父亲生活。
他父亲虽然是一个壮骨境武者,但身体残缺,母亲体弱多病,弟弟也是一样,家中只有十亩薄田,加上各种苛捐杂税,家境相当的窘迫,不时得其他战友救济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朱子烈虽然表现出极好的练武天赋,但家境的限制,让他根本没有资格练武,好不容易成为引气武生,本来想着加入村落的狩猎队,能让家庭过得好一些。
哪知道这个时候,战乱爆发,赋税再一步加重,官府还发布命令抽丁劳役。
朱子烈年轻气盛,自是按捺不住,也顾不得后果,准备和十几个要好的兄弟,袭杀下来征粮抽丁的衙役。
正在这个时候,父亲忽然接到以前战友的信,然后关起门想了一天。
第二天父亲告诉朱子烈,他决定带着全家离开这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越过南疆那块险要的地域,搬迁到三千里之外,比水河乡更加落后荒蛮的秦州天水郡大同县。
朱子烈是个讲义气的人,也是村落青壮的领头者之一,已经决定袭杀下来征粮抽丁的差役,自是不肯离去,不然没有了他这个武生带头,那十几个不曾修炼武技的兄弟,定然不是差役的对手。
父子两人的关系很好,朱子烈的功夫都是父亲教导的,因此他没有隐瞒父亲,道出自己不愿搬走的原因,说等杀了差役之后,才能与父亲离去。
父亲一听,便沉下脸斥骂了朱子烈一顿。
朱子烈所想,只要杀了差役,不被人发现的话,就不会引来祸患,听父亲一说,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
官府根本不用找什么证据。
只要是负责哪个村落的差役被袭或者遇害,就会把帐算到那个村落头上,朱子烈这样做,只会给村落带来灭族之灾。
最后,朱子烈父亲考虑了一下,便让朱子烈告诉那些兄弟,看谁愿意一同到大同县去的,可一起出发,人多一点的话,路上也有个照应。
结果,朱子烈一家,还有五个兄弟连同他们的家人,都愿意离开水河乡,到大同县那边避避兵灾,反正留在这里也是活不下去的。
到了南疆之地的时候,众人则是傻了眼,原来不但永州兵变反蜀,连带南疆之地的蛮族也起兵反蜀,但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千辛万苦的穿过南疆之地到了大同县,朱子烈惊喜的发现,这大同县,简直就是人间乐土!
在楚千重等前定妖军人马的照顾,朱子烈这几家人很快就安顿下来,朱子烈父亲租耕了三十亩的田地,租借好些优质的铁制农具,还有一匹壮牛。
地里种的那奇异红薯,收获相当不错,除了缴纳的租子,就没有任何赋税,剩下的红薯则是换了五十石大米,够他们一家吃上一年时间的了。
母亲和弟弟的病,也在方士的医治下日渐好转。
朱子烈则是在楚千重的安排下,进入了新组建的龙血卫,然后表现出色,加上底子不错,练成了二重金钟罩,被侦察营调了过去,更很幸运的得到了一头幼年期的三品蝎尾翼虎作为坐骑。
当初楚河捕捉的蝎尾翼虎中,有好些年幼的蝎虎,尽管与蝎尾翼虎达成协议,但这些幼年蝎虎也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而且幼年期的翼虎更容易驯服,越早让兵士驯服蝎虎,越能提升和蝎虎的契合度,加深人与坐骑的感情。
练成二重金钟罩的精锐很多,朱子烈能得到这头蝎尾翼虎,也算是走了一点关系。
因为楚千重这个常定军排名极为靠前的核心人物,很看好这个二十不到的前战友子弟,也出于私心的加重前定妖军势力在常定军中的地位,因此和方子豪略微说了一下,这头幼年蝎尾虎就落到朱子烈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