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西征大军成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关键地段,眼前的道路虽仍崎岖,但已不再如山脉中那般险阻重重。
林渊深知,此刻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进入孔雀王国边境,抢占先机,对于整个西征战局至关重要。
他立马扬起马鞭,神色坚毅地高声下令:“将士们,胜利已在不远处招手!加快行军速度,一鼓作气走出这最后的路程,踏入孔雀王国边境!”
军令如山,士兵们听闻,瞬间精神抖擞,原本略显疲惫的身躯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步兵们加快脚步,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在大地上,发出坚定有力的声响;
骑兵们轻夹马腹,战马嘶鸣,如疾风般奔驰向前;辎重部队也不甘落后,士兵们奋力推动着车辆,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
林渊骑着他那匹雪白的战马,穿梭在行军队伍之中。他目光如炬,一边观察着士兵们的状态,一边不断鼓舞士气:“兄弟们,我们历经千难万险,从雪山中一路走来,现在绝不能松懈!
想想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刻,雪崩、冰川、雪豹,哪一样没有被我们战胜?如今,孔雀王国就在前方,我们要让他们为阻挡武周的扩张付出代价!”
“为武周而战!踏平孔雀王国!” 士兵们的回应声如雷鸣般响亮,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这激昂的呼喊,彰显着他们的无畏勇气与坚定决心。
在加快行军的过程中,林渊并未因急切而慌乱。他深知,越是临近敌境,越要谨慎行事。
于是,他一方面安排斥候在大军前方、侧翼以及后方不间断地巡逻侦察,密切留意周边的风吹草动,以防敌人的突袭;
另一方面,他根据地形和行军情况,适时调整军队的阵型。遇到狭窄路段,便让步兵在前,组成紧密的方阵,盾牌兵在外围形成坚固的防御屏障,长枪兵则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攻击;
而在开阔地带,骑兵便分散开来,保持高度警惕,以便在遭遇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展开冲锋。
随着行军的推进,周围的地貌逐渐从山区过渡到平原,道路也愈发开阔。但林渊心中的警惕并未因此而减少半分。
他清楚,孔雀王国作为这一地区的强国,必定在边境地区设有严密的防御。说不定此刻,敌军的探子正隐藏在某个角落,窥视着武周大军的一举一动。
“元帅,前方发现一条河流,河水不算湍急,但河面较宽,需要搭建桥梁才能通过。”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前来汇报。
林渊沉思片刻,果断下令:“工兵部队立刻前往河边,勘测地形,制定搭桥方案。其他部队原地休整,保持警惕,防止敌人趁我们渡河时发动袭击。”
工兵部队迅速领命出发,他们携带好工具,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河边。士兵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砍伐附近的树木,一部分人则对河面宽度、水流速度以及河底地形进行详细勘测。
与此同时,林渊安排将领组织士兵们在河边设置防御工事,挖掘壕沟,布置拒马,以防敌军来袭。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工兵部队很快制定好了搭桥方案。他们将砍伐来的树木加工成粗壮的木桩和厚实的木板,利用绳索和铁钉,开始搭建桥梁。
林渊亲自来到河边,监督桥梁的搭建工作。他看着工兵们熟练而有序地操作,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然而,就在桥梁搭建到一半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远处突然扬起一片尘土,一支敌军骑兵正快速朝着武周大军的方向奔袭而来。
敌军人数虽不算多,但来势汹汹,显然是想趁武周大军渡河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全体将士听令,准备迎敌!” 林渊迅速做出反应,大声下达命令。“步兵迅速组成防御阵型,盾牌兵在前,长枪兵在后;
弓箭手占据有利位置,听我指挥放箭;骑兵准备出击,等敌军靠近,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武周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转眼间便完成了战斗部署。盾牌兵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手中的盾牌相互交错,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长枪兵们将长枪斜指地面,严阵以待;弓箭手们则张弓搭箭,瞄准了来袭的敌军;骑兵们手持长刀,在后方蓄势待发,眼神中透露出对战斗的渴望。
敌军骑兵越来越近,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大地踏碎。当敌军进入弓箭射程后,林渊一声令下:“放箭!” 顿时,箭如雨下,朝着敌军骑兵射去。
敌军骑兵中不少人纷纷中箭落马,但他们并未退缩,依旧呐喊着向前冲锋。
就在敌军骑兵即将冲到防线前时,林渊大喊一声:“骑兵出击!” 武周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去,与敌军骑兵展开了激烈的拼杀。长刀挥舞,寒光闪烁,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激烈。
林渊在后方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根据战况不断调整着指挥策略。他看到敌军骑兵虽然勇猛,但在武周大军有组织的抵抗下,渐渐陷入了困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