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七点零九分,市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的电子钟刚跳到"07:09",穿格子衫的周建国就把材料往"社会组织备案"窗口一推。

他昨晚在翠湖小区活动室守了半宿,章程改了三版,红手印按了三十七枚,此刻手心还沾着印泥的红。

"同志,您看这是《翠湖阳光议事会章程》。"他弯腰把材料推过去,指节因为攥得太久泛着青白,"我们就管小区电梯维修、物业费公示这些鸡毛蒜皮,不盈利不占地,就求个名正言顺。"

窗口里的姑娘小吴翻着材料,眉头越皱越紧。

她上个月刚参加完社会组织备案培训,条例上明明白白写着"需有业务主管单位",可这老头递来的材料里,主管单位那一栏赫然空着。"周师傅,不是我卡您。"她把材料推回去,指尖敲了敲"业务主管单位"那栏,"没有上级单位盖章,系统根本录不进去。"

周建国急了,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我们又不是公司!

就三十多户人家凑的,要什么主管单位?"他转身看向身后排队的人,几个晨练路过的老头老太太围过来,有人低声嘀咕:"上回刻了个木头章,社区说不正规;现在按规矩写章程,又说没主管单位——合着咱老百姓自己管自己,就该没名没分?"

小吴的额头沁出细汗。

她瞥见大厅监控闪了闪红光,正想再解释两句,墙上的42寸电视突然"啪"地切换了频道。

市新闻综合频道的直播画面跳出来,林昭穿着藏青西装坐在发布席中央,背后是"云州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横幅。

"群众自发形成的治理机制,"林昭的声音通过大厅音响传出来,沉稳得像敲在青石板上,"只要程序合法、诉求合理,就应获得制度性回应。"他翻了翻面前的文件,"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即日起设立'社区共治组织备案绿色通道',代码SYGZ001,由发改委与民政局联合审核。"

小吴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住。

内网提示音突然"叮"地响起,她点开一看,紧急通知的红头文件正挂在首页。

再抬头时,周建国眼里的光几乎要灼穿玻璃——这老头昨晚在她窗口磨了半小时,现在竟眼眶发红,喉结上下滚动着说不出话。

"周师傅,"小吴把材料重新拉回面前,鼠标点进新开通的"SYGZ001"端口,"您再递一次?

这次...能办。"

上午九点四十三分,市政法委副书记吴承远的茶杯"咔"地磕在实木桌上。

他盯着手里的"绿色通道"通知,指节捏得泛白。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几乎是吼出来的:"老张!

立刻查所有'议事会'发起人的社会关系,柳小满、唐知秋,还有那个周建国——我就不信,这些老头老太太能突然懂什么章程!"

电话那头的公安局长刚应了声"明白",吴承远就"啪"地挂了机。

他扯松领带,翻开案头的《青萍指数v2.1》,蓝色光点在云州地图上星星点点——城南新区五个小区,老城区三个,甚至连郊区的莲花村都冒了个点。

他猛地合上文件,封皮拍在桌上的声响惊得窗外麻雀扑棱棱飞走。

抽屉里的监控照片被翻出来时带着风。

照片里林昭穿着深色外套,深夜走进市数据局临时机房,手里抱着个黑色U盘。

吴承远的指甲掐进照片边缘:"调取十年社区投诉档案...好个林昭,用体制的刀削体制的根!"他抓起茶杯灌了口冷茶,喉咙里像塞了块烧红的炭。

中午十二点十一分,翠湖小区议事厅的玻璃门被撞得"哐当"响。

柳小满举着《备案回执》复印件冲进来,银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批了!

批了!"唐知秋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老花镜滑到鼻尖,接过回执时手抖得厉害——红色公章盖在"同意备案"栏,比他当年入党时按的红手印还鲜艳。

顾轻语的摄像机早架好了,镜头里,老刘头抹着眼泪把回执贴在公告栏上,旁边是上个月的红手印公告。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指尖轻轻碰了碰回执上的公章,脆生生问:"奶奶,这是我们的章吗?"

"是咱们的'身份证'。"唐知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转头对柳小满笑,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水光,"老柳,你看这字儿多周正。"

"叮铃"一声,门又被推开。

老刘拎着工具箱挤进来,身后跟着俩穿电工服的年轻人:"林主任说SYGZ账户第一笔款到了!

养老中心线路改造今天就开工!"

人群爆发出欢呼。

柳小满望着挤在公告栏前的老老少少,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他们蹲在小区凉亭里算物业费,被物业骂"多管闲事";现在倒好,电工师傅扛着电线站在跟前,连社区主任都打电话问"需不需要帮忙搬桌椅"。

她捅了捅唐知秋的胳膊:"老唐,我今儿才明白,章不在纸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