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概率密码 > 第103章 尺度交锋与暗流之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尺度交锋与暗流之始

“模型的作用,是划定这条价格与预期关联的‘可能性走廊’,并计算当市场价格短暂脱离这条走廊时,进行反向操作的安全边际和预期收益概率。”他放下笔,目光重新锁定李明哲,“这需要强大的数据清洗能力、对市场微观结构(如流动性溢价)的把握、以及…**处理极端混沌的数学工具**。效率与精度,不是取舍,而是需要在更高维度上达成新的平衡。”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寂。台灯的光晕在林默冷峻的侧脸上投下深刻的阴影。他话语中蕴含的、将混沌本身视为可量化对象的冷酷逻辑,以及那种直面深渊而非规避的决绝,让李明哲精心准备的“华尔街箴言”显得有些…浮于表面。

李明哲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变得认真而锐利,如同重新评估一件被低估的武器。“将混沌本身建模…很激进,也很…危险的想法。林总似乎对处理这种‘极端混沌’颇有心得?”他意有所指,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林默依旧略显苍白的脸色和按在桌沿、指节微微发白的手。

林默避开了关于“心得”的试探,直接指向核心:“李博士回国,想必不是只为点评‘默数’的战略。你的‘关注’,具体指什么?合作?投资?还是…”他顿了顿,吐出冰冷的两个字,“…竞争?”

---

外滩,和平饭店。临江的雅间,推开窗便是浑浊的黄浦江和对面浦东初露端倪的工地轮廓。细雨已停,江风带着潮湿的寒意。

陈卫国有些局促地坐在铺着雪白桌布的圆桌旁,看着对面慢条斯理品着龙井的李明哲,又看看身边一脸沉静、仿佛刚才办公室里那场无声交锋从未发生过的林默,感觉浑身不自在。他宁愿在楼下对着电话吼,也不想掺和这两个人之间那种看不见刀光剑影的对话。

“这里的龙井,还算地道。”李明哲放下青瓷茶杯,姿态优雅,仿佛刚才在“默数”小楼里针锋相对的是另一个人。“林总,陈经理,国债期货这片水,现在看着浅,底下可全是旋涡。想站稳脚跟,光靠模型这把尺子,不够。”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橄榄枝,“我在波士顿的导师,在利率衍生品定价领域是权威。他的一些最新研究,或许能帮林总完善那个‘政策模糊熵’模型。另外…”他微微一笑,带着掌控感,“我在央行和几个关键国债承销商那边,有些…可以说得上话的朋友。一些非公开的政策讨论风向,市场预期热度,或许能提供模型之外的必要补充。”

这是赤裸裸的资源展示。顶尖的学术理论支持,加上国内稀缺的、直达政策核心圈的信息渠道。对于初创的“默数”而言,这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砝码。

林默端起茶杯,没有喝,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平静地看着李明哲:“代价呢?”

“合作,自然需要诚意。”李明哲身体微微前倾,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商人的精明,“我希望深度参与‘默数’国债期货模型的研发过程。不是顾问,是核心研发成员。相应的,我带来的资源和信息,也将对项目完全开放。当然,‘默数’的股权结构,也需要体现这种深度合作的诚意。”他顿了顿,补充道,“放心,我对日常管理没兴趣,只对模型和它能在市场上挖掘出的‘概率金矿’感兴趣。”

要求深度介入核心模型研发,并索要股权!李明哲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看中的不是“默数”的现在,而是林默那套将混沌建模理念的未来价值,以及其在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可能爆发的潜力。

陈卫国的脸色变了变,看向林默。这条件,近乎引狼入室!

林默放下茶杯,杯底与瓷碟发出清脆的磕碰声。“模型是‘默数’的基石。核心研发,只能由我主导。”他的声音没有丝毫回旋余地,“李博士的理论和信息,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外部因子’输入,经过清洗和标准化后纳入模型框架。合作可以,股权也可以谈。但模型的核心黑箱…不行。”

寸步不让!林默划下的红线清晰而坚硬。他可以接受资源和信息的交换,但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他构建数学秩序的核心堡垒,尤其是在经历了拓扑深渊的洗礼之后。

李明哲脸上的笑容终于淡了下去,眼神变得锐利如刀。气氛瞬间再次紧绷。

就在这时。

雅间的门被轻轻叩响。一个穿着考究、面带精明之色的中年男人探进头来,看到李明哲,立刻堆上热情的笑容:“哎哟!李博士!真巧啊!刚听人说您在这儿!”他目光扫过林默和陈卫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王经理?”李明哲瞬间换上社交面具,笑容无懈可击,“真是巧遇。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默数投资’的林总,陈经理。这位是万国证券国债部的王经理,真正的市场老手。”

王经理热情地与林默、陈卫国握手寒暄,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李明哲,显然是为他而来。他看似随意地坐下,加入了谈话,话题很快被李明哲引导到近期的国债市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