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走了。
没一会儿,领了一位穿着衣锦华丽中年男人过来。
中年男人过来,直奔摊位上放着的蒙着布的笼子。
“摊主,可否让我看看货?”他的眼神盯着笼子。
赵砚扫了他一眼,“可以。”
赵砚把其中一个笼子拿起来,靠近这中年汉子,掀开黑布一角。
只见中年男子的目光收缩一下又回张,神情难掩激动,问他,“你这东西,怎么卖?”
赵砚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个二。
“这太贵了,十五两如何?”中年汉子讲价。
“这位老板,实不相瞒,给您看的这条,是最有精神头的,其他笼子里面关的,可能也就几天的活头。您把这条带回去,能活几天我也是不敢保证的,我和我兄弟能碰见这等神物,已经是山神爷赏饭吃,走了大运了,兴许以后再没有这样的运气了,所以价格是一毫一厘都不敢让的。”
中年汉子犹豫了一瞬,又实在想要,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我买这一条,你再给我搭一条如何?就搭你认为活不了的。”
赵砚一想,答应下来,“成。”
他又拿了一个蒙着黑布的笼子,递给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取出二十两的银票递给他。
赵砚把银票接到手里,做成一单大买卖。
他们走后,更让江若好奇了,“相公,这笼子里面的到底是什么?”
还买的这么贵。
二十两?
“说出来会吓到你,而且你害着身,见了这东西,不好。”赵砚沉声说。
他一这样说,江若也不敢再好奇了。
“相公,你身上还有碎银子吗?我带的都花光了。”江若窘迫的问他要钱。
赵砚一听笑了笑,打趣的问他,“你买什么了?快给你相公看看?把银子都花光了。”
“孙海拿着呢,我买了西域的大料,还有茶叶。”
那买的确实贵。
赵砚从卖货的钱袋里面给他抓了几个碎银,大概有二三两的样子。
他这一上午卖了不少货,挣了不少银子呢。
“拿去花,不用不舍得,想买什么就买。”赵砚说。
挣了钱就是要用的,赵砚亏着自己也不能亏着自己的夫郎。
江若笑着接过银子。
突然,大风一吹,黑布被风吹开,江若扭头一看,看到笼子里面吐着信子的蛇,脸色大变。
他直接被吓软了,身子一倒,赵砚及时扶稳他,抱着他,大手捂着他的眼睛,“不怕。”
江若声音发颤,“蛇,两个,两个头……”
赵砚拍了拍他的后背,“不怕。”
江若稳了稳心神,再不敢回头去看。
他也反应过来,是双头蛇。
怪不得赵砚不让他看。
害了身的人不能看这东西的,不然生下的娃娃……
想着,江若的脸色变得惨白惨白的。
“相公,娃娃……”
“没事的,那是迷信,咱娃娃好着呢。”
赵砚安抚他一会儿,把人抱起来,抱到板凳上,让他坐下休息。
他则是重把黑布捡了起来,把那吓人的玩意盖上。
过来时,还拿着竹筒里面的水洗了洗手。
江若坐在板凳上,心还是一下一下突突的跳。
又来了几位看货的客人,赵砚喊孙海陪着江若。
孙海就站在赵岐身边,给他拿着钱篓子。
一上午的功夫,里面的铜钱可快装满了,他拿着都嫌沉。
想套圈的人,还排着长队。
摊上的货,鸟被套中的最多,刺猬也只剩下三四只了。
后排的野鸡和兔子只被人套中了一两只。
孙海看着竹篓子里面沉甸甸的铜钱,觉得这买卖做的真划算!
赵砚喊了他后,他把钱篓子还给赵岐,说,“我过去。”
“嗯。”赵岐看了一眼赵砚身后的两个黑布蒙着的笼子,走过去,直接把笼子放在了摊位后面的地上,马上回来,给排队的小汉子捡竹圈。
孙海过来问江若,“咋了?”
江若摇摇头,喉咙里突然一阵反胃,他用手紧紧捂着嘴。
孙海不明所以的皱了皱眉。
他坐下歇了歇,好了一些。
中午,赵砚去隔壁摊上买了酱卤香牛肉面。
一家子都吃的香,就江若没吃两口,又想吐。
赵砚没强迫他,问他,“若哥儿,你想吃啥?我去给你买。”
江若摇摇头,“我没胃口。”
赵砚想他一定是被吓到了,“这样吧,神佛驱除邪祟,下午了,你和弟夫去庙上烧烧香。”
江若一听,点了点头。
脸色也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他的面没吃多少,凉了也不能吃了,于是赵砚把他的没吃完的给吃了,交代他,“你下午想吃啥,要去买着吃,一定得吃东西。”
他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赵砚不敢亏着他吃食。
江若点了点头。
赵砚他们吃过午饭后,天热极了,庙会上的人还是好多。
有的人为了看下午的戏,找了个树荫就躺下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