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燕京大学那些窗明几净、仪器林立、随便一台设备都可能抵得上普通人家几套房产的高级别材料物理实验室,依旧对他这个“身份卑微、资历尚浅”的大一新生紧闭着那扇象征着“学术壁垒”与“等级森严”的厚重铁门。那些掌握着实验室“生杀予夺”大权的教授和管理员们,也依旧用一种“小同学,你的想法很好,下次不许再想了”的眼神,将他那份充满了“民科的浪漫”与“学神的狂想”的《关于利用食堂厨余垃圾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暂定名:剩饭的逆袭)之初步探索性实验申请(草案V0.3修订宇宙终极版,增加了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对围观群众进行精神损失赔偿的应急预案)》的报告,礼貌而坚决地……呃,束之高阁,美其名曰“待学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研究讨论后,择日批复”(翻译过来就是:小子,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别来给我们添乱了)。
但是,那又如何?!
对于此刻的秦风而言,整个燕京园,甚至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他的实验室!他的大脑,就是运算能力堪比“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集群的“生物量子计算机”!他的双眼,在【微观物质解析】能力的加持下,就是能够洞悉物质原子层面排列组合与能量状态演化奥秘的“上帝之眼”!而他那台因为年代久远、配置落后,被刘明戏称为“除了能流畅运行扫雷、俄罗斯方块和空当接龙之外,打开任何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程序都会当场表演蓝屏行为艺术以示抗议”的老旧台式电脑,在被系统悄悄植入了那个名为“超弦宇宙坍缩重构计算框架(骨灰级体验版,内含十一维度弦论与M理论核心算法,友情提示:宿主请勿在雷雨天或宇宙射线爆发期间运行此插件,以免引发不可预知的时空扭曲或维度灾变,系统对此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宿主被传送到白垩纪与恐龙共进晚餐等)”的神秘插件后,也摇身一变,成了能够模拟从宇宙大爆炸奇点到黑洞视界内部极端物理化学条件的“创世引擎”!
“理论推演和初步的实验方案设计,都可以在我的‘思维殿堂’和这台‘被系统开过光’的老爷机上完成了。”秦风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那么,现在摆在我面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收集足够的、合格的、具有‘超导潜力’的……实验原材料!”
而这些“天选原材料”的狩猎地点,自然就是那些被他寄予了无限厚望的,隐藏在燕京大学各大食堂(尤其是以“菜品种类繁多、口味独特、且厨余垃圾成分极其复杂多样”而闻名的第二食堂三号窗口)的,每日新鲜出炉、种类繁多到令人发指、成分复杂到堪比元素周期表、且……呃,大部分时候都散发着一种混合了酸、甜、苦、辣、咸、馊、以及不可名状之“灵魂气息”的——厨余垃圾处理点!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燕京大学的校园内,便多了一道令人啧啧称奇、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些……呃,不忍直视但又忍不住想多看两眼的“靓丽风景线”。
每天,当夕阳西下,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食堂的晚饭高峰期渐渐散去,后厨的师傅们开始进行一天中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厨余垃圾战略大清运”的时候,一个身影,便会如同最敬业、最专业的“城市环境美化与资源回收利用高级顾问”一般,准时出现在那些散发着各种复杂有机物与无机盐激情碰撞后产生的混合气息的、一人多高的绿色塑料垃圾桶旁边。
这个身影,自然就是我们伟大的、即将开启“于腐朽中寻觅神奇,在垃圾堆里创造奇迹”模式的秦风同学。
他通常会戴着一副从化学实验课上“合理借用”来的、据说是进口的、能够有效隔绝99.99%已知细菌和病毒的白色乳胶手套,脸上则蒙着一个从校医院“高价回收”的、据说是为应对“非典型性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而特制的N99级别专业生物防护口罩(刘明强烈怀疑他是从哪个戒备森严的P4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通道里捡来的,上面可能还残留着某些“沉睡的远古病毒”),手里还提着一个印有“燕京大学第二食堂——您的健康,我们的追求!今日特价:红烧狮子头,买一送一(汤)!”广告语的……呃,看起来像是刚装过某种不可描述之物的、半透明但异常结实的加厚型塑料袋。
然后,在食堂打饭阿姨那充满了“这孩子长得怪俊的,可惜脑子好像不太好使”的同情目光中,在后厨颠勺师傅那充满了“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的困惑眼神里,以及偶尔路过的同学那混合了“震惊”、“不解”、“敬佩(大概是佩服他这种‘不畏脏臭,深入一线,勇于探索’的科研献身精神?)”以及“这哥们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或者在进行某种我们凡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艺术?”的复杂目光注视下,秦风会以一种极其专业、极其专注、甚至带着几分考古学家发掘失落古文明般的虔诚与神圣仪式感的姿态,开始他那充满了未知与惊喜(也可能是惊吓)的“剩饭寻宝之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