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双眼睛,或锐利如鹰,或深邃如海,或带着几分审视,或夹杂着一丝好奇,此刻,都如同最精密的聚光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个站在不锈钢实验台前,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色防静电连体服的年轻身影上。
秦风!
他就像是即将登台表演的魔术大师,而他手中的“道具”,却是那些在寻常人眼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高纯度食堂剩米饭研磨粉末”、“分析纯级别蔫萝卜缨子提取纤维素”、“光谱纯级发黑香蕉皮神秘有机多酚类化合物”,以及那瓶闪烁着幽幽蓝光,标签上写着“催化剂C(秦氏秘制版,代号:CAT-Q007)”的神秘粉末。
这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实验材料清单,让在场的每一位见多识广的专家大佬,在最初拿到这份“标准化原材料清单”时,都忍不住嘴角抽搐,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用这些……玩意儿……真的能搞出室温超导体?”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胸前佩戴着两枚闪亮院士徽章,在国际材料学界都享有盛誉的陈老院士,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张承平院士嘀咕道,“老张,你确定……周校长他们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这……这简直比我当年听说的‘水变油’还要离谱啊!”
张承平院士苦笑一声,压低了声音回答:“老陈,你以为我信吗?要不是亲眼看到李荣德那老小子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飞升’,外加钱学森那家伙指天发誓说他用人格担保,我打死都不会从京城飞过来,看一个大一新生……嗯,用‘剩饭’创造奇迹!”
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实验台前那个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身影,继续道:“不过……这小子,确实有点邪门。那份初步的测试视频和实验记录,虽然简陋,但……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你看他现在的样子,面对我们这帮老家伙的‘围观’,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份定力,就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
“哼!心理素质好,可不代表实验就能成功!”旁边一位脾气火爆,以治学严谨、铁面无私着称的王姓院士,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科学研究,靠的是真才实学,是严谨的数据,是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而不是……故弄玄虚的镇定和……哗众取宠的噱头!”
这位王院士,显然对秦风这种“横空出世”的“天才”,抱有极大的……警惕和……一丝丝难以言喻的嫉妒。毕竟,他自己为了在超导领域取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展,都熬白了多少头发,耗费了多少心血!
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
实验室内的气氛,因为这些大佬们之间无声的“眼神交流”和压抑的“窃窃私语”,而变得更加……微妙和……紧张。
然而,身处这场无形风暴中心的秦风,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次元。
他完全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这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次“标准流程操作”的重复实验之中。
他的眼神,专注而宁静,如同最精密的激光制导系统,精准地锁定在实验台上的每一个仪器,每一份试剂。
他的双手,稳定而灵巧,如同两只拥有独立思想的机械臂,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韵律,进行着每一步操作。
称量!
电子天平的读数,在他的操控下,精准到了小数点后第四位!
SR-001,不多不少,与他实验记录上的数值,丝毫不差!
VC-002,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准!
BP-003,手稳得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维度的微雕艺术创作!
就连那瓶代号为“CAT-Q007”的“秦氏秘制催化剂C”,他也是用一个特制的、带有微米级刻度的铂金微量刮勺,小心翼翼地刮取了……一个让在场所有顶级化学家都看得眼皮狂跳、心脏骤停的……匪夷所思的剂量!
“这……这催化剂的用量……又来了!”一位主攻不对称催化的年轻长江学者,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低声惊呼,“这种比例……这种添加方式……完全颠覆了我对催化反应的认知!他……他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玄学催化’?”旁边一位搞理论计算的杰青,也是一脸的“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以前学的催化动力学是不是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的懵逼表情。
混合!
秦风依旧没有选择那些看起来就“高大上”的自动化混合设备,而是……
再次拿起了一根普普通通的、经过了十七八道严格灭菌和表面处理工序的……特制高纯度石英玻璃棒!
然后,他就那么用一种……在所有专家眼中都显得有些“复古”、“低效”,甚至可以说是“反科学”的……纯手动搅拌方式,开始在那个特制的、内壁光滑如镜、带有精密激光蚀刻刻度的石英烧杯中,以一种……恒定的、带着某种奇特韵律的频率和幅度,轻轻地、均匀地,搅拌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