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几天,整个世界还沉浸在“华夏天才秦风用食堂剩饭搞出室温超导体”的巨大震惊和“人类科技即将原地飞升”的狂热喜悦之中。
那么,当最初那股如同打了鸡血般的亢奋劲儿,如同退潮般稍稍平息了一些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
如同钱塘江大潮般,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几乎要将整个科学界都给淹没的……
质疑!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质疑!
而且,是来自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各个级别的……
科学界的集体性质疑!
“开什么国际玩笑?!室温超导体?!还是用食堂的有机废料搞出来的?! Tc还远超一百摄氏度?!Jc和Hc更是高到离谱?!这……这简直比我奶奶用脚趾头解出哥德巴赫猜想还要荒谬一万倍!”
鹰酱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某间挂满了诺贝尔奖章(复制品)和各种学术界大佬合影的豪华办公室内,一位头发花白,大腹便便,平日里以“物理学界活化石”、“凝聚态领域常青树”自居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此安德森非彼安德森,纯属剧情需要,如有雷同,概不负责),在看到《格物》期刊上那篇由秦风作为第一作者的、关于“秦氏FX-01型有机复合室温超导体”的论文后,直接将手中那杯刚刚泡好的、据说能延年益寿、激发灵感的顶级蓝山咖啡,给……
狠狠地砸在了他那张价值十几万美金的红木办公桌上!
滚烫的咖啡混合着破碎的瓷片,溅了他那身价值不菲的阿玛尼手工西装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他那张因为愤怒和难以置信而涨得通红的胖脸上,写满了“这不科学”、“这不可能”、“这绝对是骗局”的狰狞表情!
“用剩饭?!用烂菜叶子?!用发黑的香蕉皮?!”安德森教授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嘶哑不堪,他指着电脑屏幕上那篇论文的实验方法部分,唾沫横飞,如同一个被戳穿了西洋镜的蹩脚魔术师,“这……这简直是在侮辱我的智商!是在亵渎神圣的物理学!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我们MIT的超导研究中心,每年投入数千万美金的科研经费!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实验设备!汇聚了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我们辛辛苦苦几十年,连个像样的液氮温区以上的高温超导体都没搞利索!结果……结果一个华夏的、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大一新生,竟然……竟然用一堆厨房垃圾,就搞出了性能如此逆天的室温超导体?!”
“这……这要是真的,那我安德森……当场就把这本《格物》给……生吞下去!外加……绕着MIT裸奔三圈!再学三声狗叫!”
安德森教授的咆哮,在豪华的办公室内久久回荡,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西方主流科学界,尤其是那些在超导领域浸淫多年、自诩为“权威”的保守派科学家们的……普遍心声!
他们不相信!
他们打死都不相信!
一个如此简单、如此廉价、如此……“不符合科学美感”的方法,竟然能够解决困扰了人类近一个世纪的科学难题!
这……这简直就是在公然打他们这些“学术权威”的脸啊!
而且,还是用……拖鞋底子抽的那种!火辣辣的疼!
于是乎,在最初的震惊和短暂的沉默之后,各种各样充满了质疑、嘲讽、甚至是……人身攻击的言论,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各大科学论坛、学术交流网站、以及……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媒体上,疯狂涌现!
“《格物》期刊堕落了!为了博眼球,竟然连这种漏洞百出、异想天开的‘民科’论文都敢发?!简直是学术界的耻辱!”——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物理学教授”在推特上匿名炮轰。
“食堂剩饭超导体?呵呵,这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东方神秘主义’的玄学味道!我严重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或者……是华夏人为了在科技领域弯道超车,而精心策划的一场……世纪大骗局?!”——某鹰酱国知名“反华智库”研究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言之凿凿。
“根据我们实验室的初步分析,秦风论文中公布的那些实验数据,存在多处……嗯,‘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那个所谓的‘远超一百摄氏度的Tc’,以及那个‘高到离谱的Jc和Hc’,完全不符合我们现有的任何超导理论模型!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数据……可能经过了某种……‘艺术化’的处理,或者……干脆就是……编造出来的!”——某不愿透露具体单位的“国际超导材料研究联盟”发言人,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含沙射影,意有所指。
“我敢打赌!这绝对是某个实验室的偶然现象!或者是……某种未被发现的实验误差导致的假象!用有机废料搞出高性能室温超导?这简直比我用脚趾头弹奏《命运交响曲》还要不靠谱!等着瞧吧,不出三个月,这个所谓的‘华夏天才’,就会成为……本世纪最大的科学笑话!”——一位曾经因为预测“LK-99是室温超导体”而被打脸打到姥姥家都不认识的“网红物理学家”,再次跳了出来,试图通过质疑秦风,来挽回自己那早已碎了一地的“学术尊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