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284章 深入研究开启!常温超导的更多奥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4章 深入研究开启!常温超导的更多奥秘!

“燕京大学秦风超导实验室”的牌匾,在晨曦中闪耀着温润而庄重的光芒。

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匾,它更像是一面旗帜,昭示着一个年轻的天才,以及他背后一个国家对于科技未来的雄心与期望。

实验室内,早已不是三天前那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此刻,这里窗明几净,秩序井然,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一种……金钱的味道。

不,是尖端科技的味道!

一台台崭新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顶级科研设备,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静静地矗立在各自的岗位上。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那高达数米的镜筒,仿佛能洞穿物质的本源;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复杂的管线和低温杜瓦,预示着对极端条件的挑战;还有那占据了半面墙的超算集群指示灯,正有节奏地闪烁着,仿佛在进行着深奥的思考。

空气中弥漫着新风系统送来的微凉洁净空气,以及……淡淡的咖啡香气。

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岁的年轻人,正精神抖擞地穿梭于各个实验台之间,他们或在校准仪器,或在激烈讨论,或在电脑前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他们是秦风从全国范围内“钦点”来的第一批核心团队成员。

有来自清北大学,年仅二十八岁便已在《格物》子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的理论物理博士后,钱学海。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不苟言笑,看人的眼神仿佛在进行量子隧穿扫描。

有来自中科院某研究所,以动手能力超强着称的实验天才,李晓东。他头发乱糟糟的,衬衫上总有不明污渍,但只要一进实验室,那双眼睛就亮得吓人,仿佛能和仪器进行灵魂沟通。

还有几位从燕京大学本校选拔出来的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看向秦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和狂热。

毕竟,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位名义上的“秦研究员”,实际上还只是个大一的学生,一个用食堂剩饭就捅破了天的人!

此刻,秦风正站在实验室中央的一块巨大白色书写板前,手里拿着一支马克笔。他穿着简单的白色实验服,神情专注而平静,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老板”的身份而有任何架子。

“各位,欢迎来到‘秦风超导实验室’。”秦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权威感,“从今天起,我们将并肩作战,共同探索‘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或者,我更喜欢称之为‘燕京一号’的奥秘。”

台下,十余位团队成员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我们的实验室,拥有目前全世界最顶尖的硬件设备,国家也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资源支持。”秦风环视一周,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这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出世界一流的成果。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跟跑,更不是并跑,而是要——领跑!”

“领跑!”钱学海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之所以放弃清北的优厚待遇,毅然加入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团队,就是被秦风那篇《格物》论文中展现出的颠覆性思想和眼前这几乎不计成本的投入所吸引。

“好!说得好!”李晓东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秦头儿,你就说怎么干吧!我这双手,早就饥渴难耐了!”

秦风微微一笑,转过身,在白色书写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核心方向

“围绕‘燕京一号’,我初步规划了四个核心研究方向。”秦风的马克笔在第一个方向下重重一点。

一、性能极致优化!

“‘燕京一号’目前的室温超导性能已经非常惊艳,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秦风说道,“它的转变温度(Tc)还有没有提升空间?临界电流密度(Jc)和临界磁场(Hc)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他看向李晓东:“晓东,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你是专家。我希望你能带领一个小队,系统性地研究不同‘剩饭’配比、发酵菌种、合成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我们要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把所有可能的变量都过一遍,找出最优解。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燕京一号’的每一项性能指标,都达到理论上的极限!”

“没问题,秦头儿!”李晓东拍着胸脯保证,“别说剩饭了,就算是龙肝凤髓,我也给它优化出花儿来!保证榨干它最后一丝潜力!”

众人闻言,都会心一笑。这“剩饭超导体”的梗,看来是过不去了。

秦风点了点头,又在第二个方向下划了一笔。

二、微观机理探索!

“这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秦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燕京一号’作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其超导微观机理,很可能与传统的BCS理论,甚至与现有的高温超导理论都有显着不同。我们必须搞清楚,电子究竟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有机体系中实现零电阻输运的?是什么样的‘胶水’将它们配对成了库珀对?这种配对机制的独特性在哪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