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286章 论文轰炸!《格物》期刊的常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6章 论文轰炸!《格物》期刊的常客!

汤普森教授看了一眼,封面赫然是“燕京一号”超导体在球差电镜下的精美微观结构图,标题是醒目的“东方奇迹:室温超导的持续进化!”

“嗯,不错。”汤普森教授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不过,我建议你们设计部,最好提前准备好至少三个备用封面方案。因为,天知道那个秦风,下个星期会不会又扔过来一个更劲爆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临时更换封面。”

年轻编辑:“……” 主编大人,您这是被PUA出经验了啊!

如果说《格物》期刊的编辑们是“甜蜜的烦恼”,那么“秦风超导实验室”的成员们,则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秦头儿!救命啊!”实验天才李晓东哀嚎着冲进秦风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实验数据,“您昨天晚上随口提的那个‘利用动态自旋轨道耦合调控库珀对对称性’的想法,我们实验组熬了个通宵,做了三十多组对比实验,数据是出来了,现象也确实和您预测的一样诡异!但是……但是这玩意儿怎么解释啊?!我感觉我的物理学三观都被颠覆了!”

秦风放下手中的文献,接过数据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别急,这个现象确实有点超纲。我昨晚也简单推导了一下,可能涉及到一种高维的费米面嵌套机制。学海,你那边理论模型建得怎么样了?”

理论组的钱学海博士后,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从一堆写满了公式的草稿纸中抬起头,声音沙哑地说道:“秦研究员,您给的那个初始哈密顿量,我们尝试了多种微扰方法,也用了蒙特卡洛模拟,但计算结果总是无法完美拟合实验曲线。除非……除非我们引入一个非厄米的有效相互作用项,但这在传统的凝聚态理论里,是……是有点离经叛道的。”

“离经叛道,才有趣。”秦风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如果一切都合乎常理,那还要我们干什么?学海,大胆去尝试,不要被现有的理论框架束缚。我有一种预感,‘燕京一号’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刻和普适的物理规律。”

“是!秦研究员!”钱学海和李晓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种被点燃的激情和……一丝丝的绝望。

激情,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业。

绝望,则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家老板的思维,实在是太……太跳跃,太超前了!他们这些凡人,就算拼尽全力,也常常感觉跟不上趟。

“我感觉我这辈子读的物理书,加起来都没秦头儿一个月看的文献多。”李晓东私下里跟孙月华吐槽。

孙月华,那位负责规模化制备工艺的女博士生,也是深有同感:“可不是嘛!上次我为了优化一个反应釜的搅拌速率,查了三天资料,做了十几次模拟,才找到一个勉强可行的方案。结果秦头儿路过看了一眼,随口说了句‘你试试把搅拌桨的叶片改成黄金分割比例的螺旋曲线,再加个微弱的脉冲电场辅助分散’,我一试,产率直接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你说气不气人!”

“气什么啊,习惯就好。”钱学海推了推眼镜,幽幽地说道,“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祈祷秦研究员今天不要再有什么‘灵光一闪’了,不然我这把老骨头,迟早要交代在那些该死的公式推导里。”

话虽如此,但实验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因为,他们亲眼见证着一个个科学奇迹,在自己手中诞生。

那种成就感,是任何金钱和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而且,秦风虽然在学术上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却非常体恤下属。实验室的福利待遇,堪称全国顶尖。加班餐标顿顿都是五星级酒店水准,咖啡无限畅饮,还有专门的休息室和健身房。逢年过节,秦风自掏腰包发的奖金,更是让隔壁实验室的教授们都眼红不已。

“跟着秦头儿干,有肉吃,有汤喝,还能发《格物》!值了!”这成了“秦风超导实验室”成员们的共识。

随着“秦风超导实验室”的论文如同下饺子一般,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格物》、《科学》、《自然·物理》、《物理评论快报》等顶级期刊上,整个全球学术界,都陷入了一种持续性的“秦风震撼”之中。

“又双叒叕是秦风!这家伙是把《格物》当成自家后花园了吗?”

“我刚看完他上一篇关于‘燕京一号’在极低温下出现奇异金属态的论文,还没消化完呢,他又发了一篇关于其在太赫兹频段表现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最可怕的是,他才十九岁啊!十九岁!我们十九岁的时候在干嘛?在为期末考试会不会挂科而瑟瑟发抖!人家已经开始给诺贝尔奖评委们出难题了!”

“我听说,现在欧美几家顶尖大学的物理系,已经把秦风的论文列为博士生必读文献了。而且,还专门开设了‘秦风超导理论研讨课’!这待遇,简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