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数百名顶尖的青年科学家,以及一些特邀的学术泰斗和观察员,汇聚一堂。他们或三三两两地低声交流,或独自一人凝神思考,整个会场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精英气息。
然而,当秦风和李振华教授的身影出现在会场入口时,原本还在进行着各种交流的科学家们,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秦风的身上。
一时间,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无数道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将秦风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又一遍。
这些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好奇:“他就是那个用‘食堂剩饭’搞出室温超导,还提出了‘秦风理论’的燕京天才?看起来……也太年轻了吧?他成年了吗?”
有审视:“这么年轻就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是真的凭借实力,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他的理论,真的有传说中那么颠覆吗?”
有惊叹:“十九岁(外界普遍认为他十九或二十岁)!十九岁就站在了世界科学的顶峰!这简直是匪夷所思!我们十九岁的时候,还在为博士资格考试而头疼呢!”
当然,也夹杂着一些难以掩饰的嫉妒和不服气。
毕竟,在场的青年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哪一个不是在各自领域奋斗多年才崭露头角?他们中的许多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甚至接近三十五岁的“大限”。
而现在,一个比他们年轻了将近一轮的东方小子,不仅取得了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还直接以“特邀主题报告人”的身份,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隐隐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趋势!
这种感觉,让一些心高气傲的西方青年天才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哼,不过是运气好,走了狗屎运罢了!室温超导这种东西,偶然性太大了。至于那个什么‘秦风理论’,我看多半也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一位来自某西方传统科技强国,金发碧眼,看起来颇为倨傲的年轻男子,对着身边的同伴低声嗤笑道。他是某着名实验室的“明日之星”,导师更是诺贝尔奖得主,一向自视甚高。
“没错,约翰。东方的科学,向来喜欢搞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等会儿听听他的报告就知道了,我敢打赌,肯定又是些无法验证的空洞理论。”他身边的同伴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偏见。
类似的议论声,在会场的各个角落悄然响起。
对于这些夹杂着各种情绪的目光和议论,秦风仿佛毫无察觉。他依旧是那副平静淡然的表情,跟着李振华教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向了前排的嘉宾席。
他的座位,赫然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最中央的位置,旁边坐着的,都是本次论坛的组委会成员,以及几位特邀的诺贝尔奖级别的学术泰斗!
这个座次安排,再次在会场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看到了吗?第一排正中央!这待遇……简直比论坛主席还要高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当红炸子鸡’呢!还是大会特邀的主题报告人!”
“我听说,这次论坛的主题报告人,一共只有五位,除了秦风,其他四位全都是各自领域的泰山北斗级人物,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秦风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和他们并列,简直是……奇迹!”
秦风落座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四处张望或者与人寒暄,而是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本……《相对论基础》?
没错,就是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用英文写成的《相对论基础》。
他竟然……在这种万众瞩目的场合,旁若无人地翻看起了爱因斯坦的经典着作!
这一幕,再次让周围的科学家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家伙……是在装逼吗?”金发碧眼的约翰嘴角抽搐了一下。
“或许……他是在为接下来的报告寻找灵感?”他的同伴也不确定地说道。
而秦风,则是真的在看书。对他而言,周围的喧嚣和瞩目,都如同过眼云烟。只有沉浸在科学的海洋中,才能让他感到真正的宁静与愉悦。
当然,他选择看《相对论基础》,也并非完全是心血来潮。他隐隐感觉到,他那个“有机协同量子纠缠模型”,似乎与广义相对论中某些关于时空弯曲和引力效应的思想,有着某种奇妙的暗合之处。只是这种感觉还很模糊,需要他进一步去思考和验证。
就在这时,会场内的灯光微微暗了下来,主席台上的聚光灯亮起。
一位精神矍铄,满头银发,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走上了发言台。他正是本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先锋论坛”的主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艾伦·博伊尔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们,以及尊敬的各位来宾!”博伊尔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欢迎来到美丽的日内瓦,参加第十五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先锋论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