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用“燕京一号”超导材料制造超强、超稳定磁场线圈的可行性,探索其在托卡马克、仿星器等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中的应用潜力。
目标:设计并初步验证一种能够产生超过30特斯拉稳定磁场,且能耗极低的室温超导磁体原型。
系统提示:此方向若能取得突破,将为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撑。
方向三:(待解锁)基于室温超导的其他颠覆性应用探索……
【任务奖励(根据完成度及选择方向的难度评估):巨额学神积分、随机S级黑科技图纸、解锁相关尖端科技领域的专属知识包与技能。】
“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秦风看着这两个金光闪闪的研究方向,饶是他心性沉稳,此刻也不禁感到一阵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这……这简直是直接把人类科技皇冠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摆在了他的面前啊!
无论是量子计算机,还是可控核聚变,任何一项若能取得实质性突破,都将对人类文明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而室温超导技术,恰恰是解锁这两大终极科技的关键钥匙之一!
“系统,你这是……要让我一个人单挑整个科技界的节奏吗?”秦风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句,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炽热火焰!
太刺激了!这简直比在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上“舌战群儒”还要刺激百倍!
【系统科技树界面已更新,相关分支选项已高亮显示,请宿主自行查阅。】
随着系统提示音的落下,秦风的眼前,那棵曾经只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枝繁叶茂的“科技树”,此刻仿佛经历了一场“宇宙大爆炸”般的进化!
原本只是作为细小分支存在的“量子信息”和“高能物理”等选项,此刻骤然变得清晰、粗壮,并且向上延伸出无数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全新子分支!
在“量子信息”的主干下,赫然出现了诸如“室温超导量子比特(Qubit)设计与制备”、“拓扑量子计算(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ing)”、“量子纠错码(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Codes)”、“量子算法与应用(Quantum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选项。每一个选项后面,都标注着“未解锁”或“待探索”的字样,以及一长串令人咋舌的所需学神积分和前置条件。
而在“高能物理与能源科学”的主干下,更是出现了“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物理(Magnetic Confinement Plasma Physics)”、“聚变堆芯材料与工程(Fusion Reacto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高能量密度物理(High Energy Density Physics)”、“先进能源转换与存储(Advanced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等一系列极具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
这些曾经在他看来遥不可及,甚至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名词,此刻都以一种无比清晰和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了他的面前,仿佛在向他招手,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征服!
“这……这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成神之路’啊!”秦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
他知道,系统这是在告诉他,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就,更广阔的科学星辰大海,还在等待着他!
带着系统给予的全新指引和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秦风第一时间找到了他的导师李振华教授和吴国栋校长。
当秦风将自己接下来的两大核心研究方向——完善“秦风理论”并将其普适化,以及探索室温超导在量子计算和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盘托出时,这两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学术界和教育界大佬,还是被秦风那堪称“石破天惊”的雄心壮志给彻底震懵了。
“什……什么?!小风,你……你再说一遍?!”吴国栋校长掏了掏耳朵,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秦风,仿佛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你……你不仅要继续深化你那个已经让全世界物理学家都快疯掉的‘秦风理论’,还要……还要同时进军量子计算和可控核聚变这两个‘天坑’级别的领域?!”
李振华教授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扶了扶差点滑落的眼镜,声音都有些发颤:“秦风啊,你……你可要想清楚了!量子计算和可控核聚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两个领域,每一个都凝聚了全世界几代顶尖科学家的心血,投入了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美金的研发经费,至今都还没有看到真正商业化应用的曙光!其理论之艰深,工程之复杂,简直是……是地狱级的难度啊!你……你一个人……哦不,你一个团队,怎么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