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时间,晚上九点许。
IUPAP特别在线公开学术听证会的虚拟演播大厅内,气氛在经历了Y教授团队代表卡尔·施密特教授那长达近一个小时、看似无懈可击的质疑陈述后,一度压抑到了极点。全球数千万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场“世纪科学对决”的观众,尤其是华夏国内的无数支持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Y教授团队所展示的那些“不利于”秦风成果的初步复现数据,以及卡尔·施密特教授那咄咄逼人、条分缕析的质询,如同层层乌云,笼罩在秦风这位年轻的科学新星头顶,似乎要将他一手缔造的“室温超导神话”彻底压垮。
直播间的弹幕上,幸灾乐祸者有之,扼腕叹息者有之,焦急如焚者亦有之。
“完了完了,Y教授他们准备太充分了,秦风这次恐怕真的要栽了!”
“那些复现数据看起来不像是假的啊,难道……真的是我们高兴得太早了?”
“秦风还太年轻了,面对这种老牌学术泰斗的系统性质疑,经验上还是差了点火候啊!”
“别急!我相信秦神!他一定有后手!等着看反转!”
就在这万众瞩目,气氛紧张到几乎凝固的时刻,主持人汉斯·穆勒教授那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感谢Y教授团队的精彩陈述。现在,我们将进入听证会的第二阶段。有请华夏燕京大学的秦风教授及其团队,对Y教授团队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与反驳。”
刹那间,虚拟演播大厅内所有的聚光灯,以及全球亿万道目光,穿透了屏幕,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淡然微笑的年轻身影之上——秦风!
只见秦风不疾不徐地从座位上站起身,从容地整理了一下笔挺的中山装衣领——这是他特意为此次听证会准备的,既体现了对国际场合的尊重,也 subtly 地展现了来自东方的文化自信。他身旁的李浩、张伟、陈静三人,虽然脸上还带着一丝大战来临前的紧张,但看到秦风那平静如水的眼神,心中的忐忑也渐渐被一种莫名的信心所取代。
秦风对着主镜头微微颔首,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了发言台前。他那挺拔的身姿,在聚光灯的映照下,竟散发出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渊渟岳峙般的气场。
“尊敬的穆勒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评议团成员,尊敬的Y教授及其团队,以及全球所有关注此次听证会的朋友们,大家好。”
秦风开口了,声音清朗而沉稳,通过多语种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仅仅是这第一句话,就让许多原本为他捏着一把汗的人,心中稍定。那份从容不迫,那份淡定自若,绝不像是一个即将面临“审判”的困兽,反而更像是一位即将登台讲学的宗师。
“首先,”秦风的目光转向Y教授所在的席位,语气诚恳地说道,“我谨代表我的团队,对Y教授给予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批评,表示由衷的感谢。科学的进步,正是在不断的质疑与验证中实现的。Y教授作为凝聚态物理学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经典物理理论深刻的理解与坚守,都值得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前辈的尊重,也巧妙地暗示了Y教授的质疑可能源于其对“经典理论的坚守”而产生的认知局限。
全球直播间的弹幕瞬间滚动起来:
“来了来了!秦神的开场白!先礼后兵,这是高手风范!”
“听这口气,秦神这是胸有成竹啊!”
“Y教授表情好像没什么变化,不知道秦风接下来要怎么反击。”
Y教授闻言,只是微微颔首,表情依旧严肃,看不出喜怒。而他身旁的卡尔·施密特教授,则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似乎认为这不过是秦风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前的客套。
然而,下一秒,秦风话锋陡然一转,眼神也随之变得锐利起来,整个人的气场瞬间从温文尔雅切换到了锋芒毕露!
“但是!”秦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所有人心头一跳,“科学的疆域并非一成不变,经典理论的灯塔虽然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但其光芒也可能在不经意间,遮蔽了更远处、更深邃、也更激动人心的未知星空!今天,我将尝试拨开这层经典理论的‘光晕’,向大家展示一片或许不那么‘经典’,但同样真实、甚至更为广阔的物理画卷!”
“针对Y教授团队刚才提出的三点核心质疑——所谓‘理论不自洽’、‘数据特异性’以及‘实验不可重复’,我将逐一进行回应。并且,我保证,我的回应,将不仅仅是辩解,更是……对现有认知的一次拓展,甚至,是一次小小的颠覆!”
“颠覆”二字一出,全场哗然!
好大的口气!一个大一(或大二)的学生,竟敢在全球直播的学术听证会上,扬言要“颠覆”由诺奖提名者提出的质疑,甚至要“颠覆”现有认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