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和张伟在一旁,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我的天,秦哥这是……要发啊!”陈静忍不住小声惊叹。
张伟则比较冷静,推了推眼镜说道:“这很正常。秦风这次在听证会上的表现,以及他所展现出的颠覆性成果,足以让全世界的资本和科研机构为之疯狂。一亿美元,对于一项可能改变世界的黑科技来说,算什么?”
而秦风本人,此刻正坐在刘仁轨院士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悠闲地喝着刘院士珍藏的武夷山大红袍。
“小风啊,你现在可是成了咱们华夏科学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了!”刘仁轨院士看着自己这个得意弟子,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和欣慰,“昨晚听证会一结束,我这儿的电话就没断过。上到国家最高领导层,下到各兄弟院校的校长、院士,还有不少国际知名的学者,都打来电话,一方面是祝贺,另一方面,也都是冲着你来的。”
他指了指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有邀请你去做学术报告的,有希望能与你开展合作研究的,有想把自己的得意门生送到你这里来深造的,甚至还有几家国际顶尖的科技公司,开出了天价的年薪和股权,想挖你过去当首席科学家!”
秦风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呷了一口茶,说道:“刘老师,您知道的,我对那些虚名和钱财,兴趣不大。我更关心的,还是如何能把我们手头上的这些‘黑科技’,尽快地从实验室理论,推向实际应用,真正地为国家,为人类,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好!好一个‘为国家,为人类,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刘仁轨院士赞赏地拍了拍秦风的肩膀,“有这份心胸和格局,你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小风,关于昨天我跟你提议的,组建你自己的科研团队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秦风放下茶杯,正色道:“刘老师,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我同意您的提议。‘墨子一号’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脑海中,还有更多、更激动人心的想法,需要一个强大、高效、并且能够与我同心同德的团队,才能将它们一一实现。”
“太好了!”刘仁轨院士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我失望!说吧,你对这个团队有什么设想?需要学校提供哪些支持?尽管开口!只要我老刘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秦风沉吟片刻,说道:“刘老师,关于团队的名称,我想就叫‘秦之队’吧,简单明了,也算是……对我个人的一种激励。”
“‘秦之队’?好!这个名字好!霸气!”刘仁轨院士抚掌赞道。
“团队的初期规模,不宜过大,贵在精干。我希望能从那些向我们表达了加入意愿的申请者中,挑选几位真正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并且对科研事业怀有真正热情的同学和青年才俊。”秦风继续说道,“人员的构成,最好能涵盖材料物理、凝聚态理论、量子化学、精密仪器、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相关领域,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交叉学科团队。”
“至于研究方向,”秦风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短期内,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将‘墨子一号’常温超导材料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并探索其在强磁场、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为后续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中长期来看,我希望能带领‘秦之队’,向更多、更前沿、也更具挑战性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发起冲击,例如……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材料、新型量子计算芯片的研发、甚至是……一些涉及到基础物理学理论突破的探索性研究。”
刘仁轨院士听着秦风这番条理清晰、目标远大的规划,心中更是赞叹不已。这小子,不仅科研天赋逆天,在大局观和战略眼光上,也远超同龄人,甚至比许多成名已久的学者都要看得更远、更透彻。
“没问题!”刘仁轨院士当即拍板,“人员的筛选,由你亲自把关!学校会为你提供独立的实验室场地、最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编制方面,我也会向学校和国家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给予最大的政策倾斜!总之,一句话,你需要什么,学校就给你什么!只要你能带领‘秦之队’,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创造奇迹!”
“谢谢刘老师!谢谢学校!”秦风站起身,郑重地向刘仁轨院士鞠了一躬。
就在秦风与刘仁轨院士商议组建“秦之队”的同时,雪片般的“投名状”,依旧源源不断地涌向燕京大学。
物理学院的行政办公室,几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老师,这两天忙得是焦头烂额,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小李啊,这是今天上午刚收到的邮件,你赶紧分分类,重要的挑出来给刘院士送过去。”一位年长的办公室主任,将一沓厚厚的打印纸递给一个年轻的干事。
小李接过邮件,粗略地翻了翻,不由得咋舌道:“我的天,主任,这……这又是一百多封!全是申请加入秦风教授研究团队的!而且,您看这简历,不是985的博士,就是海外名校的海归,还有好几个都是国家‘青年千人’级别的青年科学家!这也太……太夸张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