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惟妙惟肖地模仿着秦风当时那副“人畜无害”的表情和“云淡风轻”的语气,引得在场众人又是一阵爆笑。
“我当时听完他这番话,整个人都傻了!”李教授夸张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我……我他娘的连那篇《自然》论文都还没完全看明白呢!他……他竟然已经开始质疑人家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了!而且,还扯到了什么‘非阿贝尔任意子’!那玩意儿,我只在一些最前沿的弦理论文献里才偶尔见过啊!”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年轻讲师追问道,眼中充满了八卦的光芒。
“后来?”李教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后来,我那门《凝聚态物理前沿进展》研讨课,就彻底变成了……‘秦风科研成果预发布暨未来物理学发展方向指点江山研讨会’了!”
“每次上课,我刚介绍完一篇最新的顶刊论文,秦风那小子就会慢悠悠地举手,然后用他那特有的、平静得让人想打人的语气,指出那篇论文中存在的各种‘微小瑕疵’、‘逻辑漏洞’、‘实验设计缺陷’、以及‘理论模型不够完善之处’。然后,他还会‘顺便’提出一些他自己的、更牛逼、更完善、更具有颠覆性的‘改进方案’和‘全新理论’!”
“到最后,我这个当老师的,基本上就沦为了一个……嗯,‘主持人’和‘鼓掌工具人’。而台下的那些博士生们,则一个个都变成了秦风的‘铁杆粉丝’和‘忠实信徒’,每次听完秦风的‘指点江山’,都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恨不得当场就给秦风跪下,高呼‘秦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最可气的是,”李教授越说越激动,猛地一拍桌子,“这小子‘指点’完了,还总是一副‘我就是随便说说,你们别当真’的无辜表情!搞得我每次下课,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他按在地上,狠狠地揍一顿!但是……我又打不过他(学术上)!你说气不气人?!”
“哈哈哈哈!”整个研讨室再次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
就连一直稳坐钓鱼台、负责给秦风“撑腰”的刘仁轨院士,此刻也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他一边笑,一边指着李教授,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老李啊老李!你……你这可真是……请了个‘祖宗’到你课堂上去了啊!不过,话说回来,秦风这小子,确实……有点邪门!我这个当导师的,现在跟他讨论学术问题,都感觉……压力山大啊!”
“何止是压力山大啊,刘院士!”王院士也深有感触地接口道,“我感觉,我们这点压箱底的看家本领,早就被秦风那小子给掏空了!现在,我们这些所谓的‘老教授’、‘老专家’,在他面前,简直就跟一群刚入门的‘学术小白’一样!以前是我们给学生上课,现在倒好,反过来了,变成他在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上课了!”
“没错没错!”张承德教授也终于找到了“组织”,连连点头附和道,“秦风这小子,哪是来上大学的啊!他分明就是来……来对我们整个物理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水平,进行‘降维打击’的!我感觉,我们燕京大学物理学院,很快就可以改名叫‘秦风和他的学徒们物理研究院’了!”
“说起来,”一位一直没怎么开口的、看起来比较年轻的、主攻高能物理实验方向的陈姓教授,突然插话道,脸上带着一丝既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各位老前辈,实不相瞒,我最近在处理我们那个‘超对称粒子寻找实验’的数据时,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本底噪声扣除问题,用尽了各种传统的统计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前两天,我实在没办法了,就……就厚着脸皮,去找秦风同学‘请教’了一下。”
“哦?结果怎么样?”众人闻言,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陈教授的脸上露出一丝敬佩与……一丝“三观尽碎”的复杂表情:“结果……秦风同学只是扫了一眼我的数据图和分析代码,然后……然后就轻描淡写地问了我一句:‘陈老师,您有没有考虑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来对您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呢?’我当时就懵了!深度学习?那玩意儿不是搞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的吗?跟我们高能物理实验有半毛钱关系啊?”
“但是,”陈教授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我回去之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按照秦风给的几个关键词,查阅了一些最新的文献,又请教了信息学院的几位搞AI的同事,还真就……还真就捣鼓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识别与滤除模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众人异口同声地问道,都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陈教授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于“梦呓”般的语气说道:“结果……那个困扰了我们整个实验团队大半年的本底噪声问题,竟然……竟然就被这个模型给……完美解决了!信噪比直接提升了两个数量级!我们甚至从那些被‘净化’过的数据中,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丝疑似‘新粒子’的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