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的暑假,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放松、旅游、实习或者“预习下学期,不然开学火葬场”的宝贵时光。但对于秦风而言,这个本科毕业后、研究生生涯正式开启前的短暂假期,却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知识体系重塑与升华”之旅。
地点,依旧是那个位于物理学院最深处、安保级别堪比五角大楼的“未来科学探索者专属研究室”。
自从“跨维度知识理解(初级)”这个堪称BUG级的被动权限激活后,秦风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史诗级的硬件升级和操作系统重装。以前那些需要他耗费大量精力去记忆、理解、关联的知识点,现在仿佛都变成了活生生的、能够主动向他展示其内在逻辑与多维联系的“智慧精灵”。
“老大,你……你这又是进入什么‘顿悟’模式了?”赵铁柱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枸杞养生茶,小心翼翼地从秦风办公室门口探进半个脑袋。
只见秦风盘膝坐在特制的蒲团上(据说是王院士特意从某个道观给他淘换来的,号称能“宁心静气,辅助悟道”,虽然秦风觉得这玩意儿最大的作用是坐久了屁股不麻),双目微闭,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肉眼难以察觉的氤氲辉光。他的面前,悬浮着数十个全息投影屏幕,上面以惊人的速度闪烁着各种复杂的公式、理论模型、实验数据、历史文献,甚至还有一些看似与科学毫不相干的哲学思辨和艺术符号。
这些信息流如同百川归海般,最终都汇聚向秦风的眉心,仿佛被他那颗“超级大脑”以一种超越常理的方式进行着吸收、解析、重构与升华。
“嘘——别打扰老大!”李明宇一把将赵铁柱拽了回来,压低声音道,“老大从三天前就这样了!我感觉……他好像在进行一种非常非常深层次的……知识梳理和……升维思考!”
王小美和陈静也紧张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她们虽然看不懂秦风面前那些屏幕上大部分内容的具体含义,但那种扑面而来的、仿佛宇宙初开般宏大而深邃的知识气息,足以让她们这些自诩为“学霸”的天才也感到阵阵心悸和渺小。
“升维思考?”赵铁柱挠了挠头,不明觉厉,“啥玩意儿?听着比上次那个‘高维信息流解析’还玄乎!老大这是要……白日飞升,立地成圣了?”
“别胡说!”陈静瞪了他一眼,但眼神中也充满了对秦风这种状态的好奇与敬畏,“我查阅了学校的内部资料,秦风学弟……哦不,现在应该是秦博士了,他正在利用暑假时间,对他本科四年所学,以及……一些我们可能还无法理解的‘超前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与拔高。这对他接下来的博士研究,至关重要。”
她们猜得没错。
此刻的秦风,正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悟道”体验之中。
【跨维度知识理解】权限,如同在他脑海中开启了一扇通往更高维度认知空间的大门。
他将自己本科阶段学习的所有物理学知识——从经典力学牛顿三定律,到热力学三大定律,再到电磁学麦克斯韦方程组,乃至相对论的时空观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全部“摊开”在自己的意识海中。
在以往,这些理论虽然他也掌握得滚瓜烂熟,甚至能推导出许多超前的应用,但它们在他脑中,更像是一座座独立的、虽然宏伟但彼此间联系不够紧密的“知识孤岛”。
但现在,在“跨维度知识理解”的视角下,这些“孤岛”之间,仿佛瞬间架起了一座座璀璨的桥梁!
他“看”到,牛顿的经典力学,在低速宏观的条件下,是何等简洁而优美地描述着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而当速度接近光速,或者尺度进入微观,经典力学的大厦便会优雅地“让位”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这不再是一种“修正”或“取代”,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包容”与“统一”!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在某个更高的维度下,这三者或许本就是同一个“宇宙根本运动法则”在不同尺度下的不同投影!
“原来如此……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极限下的近似,而量子力学则揭示了物质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它们并非割裂,而是一个连续的光谱!”秦风心中豁然开朗。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数学。
从初等代数的巧妙运算,到解析几何的坐标变换,再到微积分的极限思想,乃至更高等的拓扑学、微分几何、群论……这些曾经在他看来更多是“工具”的数学分支,此刻却展现出了它们作为“宇宙语言”的本质魅力。
他惊讶地发现,黎曼几何中那些抽象的度规张量和曲率概念,竟然能如此完美地描述引力的时空弯曲效应!而群论中那些看似枯燥的对称性变换,竟然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构建的基石!甚至连最基础的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也似乎在宇宙星系的旋臂结构、植物的生长模式中,留下了它们神秘的“签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