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未名湖畔那历经百年风雨的博雅塔尖,也洒在盘膝静坐了一夜的秦风身上。他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澈、深邃,仿佛倒映着整个宇宙的星辰起灭,又仿佛刚刚从一场跨越亿万年时空的深邃梦境中悠然醒来。
持续数日的“悟道”之旅,让他整个人都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洗礼。如果说之前的秦风,是一柄锋芒毕露、寒光四射、无坚不摧的绝世神兵,那么此刻的他,则更像是一块返璞归真、内蕴神华、包容万象的温润璞玉。那股曾经因年少成名、惊才绝艳而自然流露的锐气与锋芒,如今已尽数收敛于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巍峨山岳般沉稳厚重、如浩瀚大海般包容深邃的从容与淡定。
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略有些僵硬的四肢,感受着清晨微凉的、带着草木与湖水清香的空气沁入心脾,听着校园里逐渐响起的晨读声、鸟鸣声,以及远处操场上传来的新生军训时那略显稚嫩却充满朝气的口号声。整个世界,在他眼中,似乎都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真实,也更加……值得去探索与守护。
【跨维度知识理解(中级)】权限的全面激活,以及那场与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先贤们进行“灵魂神交”的奇妙体验,不仅仅是让他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升华,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心”——那份对科学真理最纯粹、最执着的追求与信念——在这场深度的“悟道”之旅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锤炼与稳固。
过眼云烟的荣誉与名利:从“天才”光环到“求道者”的淡泊
秦风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本科四年来的种种经历,那些曾经让他也感到些许自豪与兴奋的瞬间,此刻却如同电影慢镜头般,带着一种旁观者般的疏离感,缓缓流过。
高考全国状元,史无前例的满分奇迹,让整个华夏教育界为之震动,阅卷组老师们“文曲星下凡”、“百年不遇之奇才”的惊叹言犹在耳。
物理实验课上,在无数质疑与嘲讽的目光中,他云淡风轻地“手搓马赫环”,让一众清北顶级教授集体失态破防,惊呼“这特么是高中生……哦不,是本科生能搞出来的东西?!”
用食堂大师傅眼中“平平无奇”的剩饭(系统:郑重声明,那是经过特殊菌种发酵的高能生物质催化剂!)和宿管阿姨眼中“马上就要报废”的旧收音机(系统:再次声明,那是宿主利用现有零件高度集成化的量子干涉模块原型机!),分别捣鼓出了震惊世界的室温常压超导材料“秦风一号”和运算能力逆天的“启明星一号”量子计算机原型……
还有那篇关于“真空零点能提取与宏观应用可能性”的本科毕业论文,其核心思想与理论模型,据说已经被大洋彼岸的五角大楼列为“对现有世界能源格局和军事平衡构成潜在颠覆性威胁”的SSS级绝密档案,引得无数国际情报机构闻风而动。
以及那个更加石破天惊的本科毕业设计——“宇宙能量之心”的理论构想,它所描绘的未来能源获取方式与星际航行可能性,足以让任何一个致力于探索宇宙的文明为之疯狂。
这些成就,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名利双收,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与万人敬仰。他也曾因此被冠以“秦神”、“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天才”、“华夏科技复兴的唯一希望”、“行走的诺贝尔奖批发商”等无数耀眼得有些刺目的光环。国际顶级财团和科技巨头们开出的那些每年高达数亿美元、并附带巨额股权的天价年薪,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为之心动不已,甚至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外交代价。
若是放在以前,在“悟道”之前,秦风或许还会为这些成就感到一丝难以抑制的自豪,为外界的赞誉与认可感到些许欣慰与满足。
但此刻,当他经历了那场灵魂层面与宇宙尺度共振的“深度漫游”,当他“亲眼目睹”了宇宙138亿年演化的壮丽史诗与时间长河的无尽奔流,当他“聆听”了那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先贤们为了追寻那遥不可及的终极真理而付出的毕生心血与不朽呐喊……
本科阶段的这一切,那些曾经在他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荣誉、名利、以及那些足以改变世界的“黑科技”成果,在他眼中,都已然化为了过眼云烟,轻飘飘地,如同拂过湖面的微风,再也无法在他那颗经过千锤百炼的“道心”之中激起太大的波澜。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它们是他成长路上的基石,是他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初步体现。而是因为,他找到了比这些更重要、更宏大、更值得他用尽一生乃至更长时间去追求的东西——那就是宇宙的终极奥秘,是那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永恒不变的“大道至理”。
科学探索的永无止境与个人得失的渺小:宇宙浩瀚,真理永恒
“宇宙太大了,时间太长了,而人类的认知,包括我自己的认知,在真正的‘宇宙尺度’和‘真理本体’面前,又是何其的渺小和有限。”秦风心中感慨万千,一种前所未有的谦卑感油然而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