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407章 图书馆的“幽灵”!秦风的“扫书”传说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 图书馆的“幽灵”!秦风的“扫书”传说再起!

各种关于秦风在图书馆的“都市传说”,在学生们之间飞速传播,并不断被添油加醋,变得越来越离奇,越来越神化。

“扫书”进行曲:令人窒息的阅读速度

接下来的几天,燕京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图书馆,成为了全校学生(尤其是相关专业的)重点“观光”区域。

无数人抱着“朝圣”或者“围观神迹”的心态,悄悄地来到阅览室,试图一睹“秦风幽灵”是如何“吞噬”知识的。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令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秦风通常会占据阅览室一个安静的角落,面前堆放着小山般的书籍。他拿起一本书,手指在书页上轻轻一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的翻书速度,快到根本看不清书页上的内容!旁观者眼中,只能看到无数白色的书页如同被狂风席卷的雪花般,在他手中急速翻飞,形成一片模糊的残影。一本厚达数百页,布满了复杂公式和外文论述的专业巨着,例如德文版的《量子场论》或者俄文版的《广义相对论》,在他手中停留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数十分钟!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数十分钟!

有些不信邪的同学,偷偷在他“消化”完一本书后,拿起那本书翻看,试图找到秦风“作弊”的证据,比如是不是只看了目录和摘要。结果他们绝望地发现,书页上没有任何标记,但他们自己,光是看懂第一页的第一个公式,可能就需要一个下午!

“这……这不可能!他绝对是在装样子!没人能用这种速度看懂这种级别的书!”一个数学系的学霸,在亲眼目睹秦风用不到半小时“解决”了一本他自己啃了一个月还没啃明白的《代数拓扑学导论》后,心态彻底崩了,捂着脸跑出了阅览室,嘴里还念叨着“我不读了,这博士谁爱读谁读去吧……”

“他……他是不是在用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量子阅读法’?”一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表情凝重地分析道,“利用量子纠缠,将书本中的信息直接传输到大脑皮层?”

“得了吧你!还量子阅读法,我看他是‘秦氏扫描仪’,自带OCR和神经网络处理器,翻页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信息提取、理解、存储和交叉索引!”另一个同学反驳道,语气里充满了绝望。

图书馆的管理员们,也从最初的震惊,逐渐变得麻木,甚至开始以秦风为乐。

李姐私下里跟同事们打赌:“我赌秦风今天能‘吃’掉至少五十本大部头!”

另一个年轻的管理员小王则说:“五十本?李姐你太小看秦神了!我昨天亲眼看到他上午‘解决’了整个书架的《数学物理方法》,下午又‘扫荡’了半个书架的《非线性科学丛书》!我估计他一天至少能‘消化’一个小型专业图书馆的藏书量!”

甚至有传言说,图书馆的某些区域,因为秦风的“光顾”,出现了短暂的“知识真空”,导致一些教授来查找资料时,都不得不“望架兴叹”,然后默默地在秦风的“预约单”后面排队。

“凡尔赛”的日常与系统的“外挂”

对于自己引起的这场“图书馆骚动”,秦风并非完全没有察觉,但他实在没精力去理会。

在“跨维度知识理解(高级)”的全力运转下,他的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吸收和处理着海量的信息。

那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他脑海中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迅速地被编织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知识网络。物理学的定律、数学的公理、信息论的熵、控制论的反馈……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在他的“上帝视角”下,开始显现出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他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极其艰深晦涩,或者与现有认知体系存在冲突的理论。这时候,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动用“法则之触(微观)”的感悟时间。

虽然“法则之触(微观)”主要是针对基本粒子层面的物理规律,但在理解某些涉及到物质与信息最底层交互的抽象概念时,它依然能给秦风带来醍醐灌顶般的启示。

比如,在阅读一本关于“计算复杂性理论与物理极限”的专着时,其中提到了“兰道尔原理”——擦除1比特信息至少需要耗散kTln2的能量。秦风在“法则之触”的状态下,仿佛“亲眼看到”了信息比特在相空间中的压缩与熵的减少,以及由此必然伴随的能量耗散过程,从而对信息与熵、能量之间的深刻联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这种学习状态,对秦风而言,既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他沉醉在探索未知的乐趣之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有一次,一位物理学院的青年教师,也是秦风本科时的某门课程助教,鼓起勇气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秦风同学,我看你最近一直在查阅关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和‘自组织临界现象’方面的文献,难道……你对这个领域也有涉猎?这跟你那个新型计算机的研究方向,有什么关联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