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抢夺样本!"林大校立即下令加强戒备,"所有数据立即加密传输到北京!"
凌晨三点,我们被紧急转移到军区地下指挥所。路上,程明收到黑客朋友的预警:暗网上出现一则悬赏,以5000万美元求购"天星归位"当天的"天铁"实验数据!
"查到了!"郑淮安追踪IP地址,"悬赏来自日内瓦的一个掩护账户,实际控制人是...香巴拉生物科技的影子股东!"
天亮时分,边境传来捷报:彼得罗娃团伙在试图翻越雪山时遭遇雪崩,三人被捕,其余逃往尼泊尔。被捕者供认,他们受雇于某国生物防御实验室,任务是获取"天铁"的量子效应数据。
"生物防御?"林大校冷笑,"分明是想研发基因靶向武器!"
一周后,实验数据经过严格验证,《自然》杂志以特刊形式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论文首次提出"天文-量子-生物"三联效应理论,解释古代药师如何利用特定天象增强药物活性。
国际学术界震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纳教授公开表示:"这项研究模糊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界限,展现了人类认知的连续性。"
与此同时,军方基于"天铁"量子效应研发的新型通信设备通过验收,性能远超预期。林大校透露,这项技术将用于保护我国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庆功宴上,赵院士带来一个檀木盒子:"物归原主。"打开后,师父的铜铲静静躺在绒布上,旁边多了一枚"国家特殊贡献奖"勋章。
"经中央特批,"赵院士郑重地说,"铜铲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仍由您保管,它既是历史见证,也是未来研究的钥匙。"
回到成都,药膳馆焕然一新。政府拨款扩建了实验室,并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程明开发的"药膳通"APP用户突破千万,成为传统医药现代化的标杆。
一个雨夜,我整理师父遗物时,在密码本最后发现一页未被破解的笔记。程明用新算法处理后,屏幕上浮现一行小字:
"天铁非铁,药非药,其用在人,其功在时。——李静之 1967.12.3"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心中多年的锁。师父早已参透,"天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在于人类如何运用这种跨越时空的知识。
次日清晨,程明兴奋地冲进书房:"爸!WHO批准了我们的'天铁增强型抗生素'临床试验!首期将在非洲耐药结核病高发区进行!"
看着儿子闪亮的眼睛,我仿佛看到师父当年注视我的目光。千年药道,薪火相传,这一刻,铜铲承载的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对人类健康的永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