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7章 基因防火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京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负压隔离区内,赵院士正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胞变化。我和程明、郑淮安隔着防护玻璃,注视着屏幕上实时显示的数据流。

"第三十七次阻断试验,"赵院士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来,"采用'天铁'调制的太赫兹波照射感染细胞。"

培养皿被放入一个特制装置中,里面嵌有拉萨实验中使用的"天铁"样本。程明启动程序,一组精确校准的电磁波开始穿透细胞层。

"病毒活性下降了!"郑淮安盯着监测屏,"但正常细胞也受到损伤..."

这是我们从非洲回国后的第三周。WHO全球警报显示,"钥匙病毒"已扩散至11个国家,虽然我们的阻断剂能控制病情,但要彻底清除病毒还需要更精准的方法。

实验室大门滑开,林大校带着一位穿军装的女军官快步走来。"程教授,这位是基因武器防御专家苏芮少校,刚从日内瓦国际军控谈判回来。"

苏芮少校利落地敬礼,随即调出一组全息投影:"根据最新情报,'量子瘟疫'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图像显示出一系列基因序列比对,"他们正在改造'钥匙病毒',使其能通过空气传播。"

我倒吸一口冷气:"如果成功,任何使用'天铁'增强医疗的地区都可能..."

"成为病毒温床。"苏芮严肃地点头,"但好消息是,我们在暗网监控中发现,他们遇到了技术瓶颈。"

程明突然凑近投影:"这个基因片段...和Grace的标记序列高度相似!"他调出非洲试验数据作对比,"他们需要特定基因型作为载体!"

"Grace?那个肯尼亚小女孩?"林大校疑惑地问。

"不止她,"程明快速检索数据库,"非洲异常反应患者都携带这种罕见基因标记,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苏芮少校眼睛一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病毒攻击目标!能否逆向开发一种基因防火墙?"

赵院士摘下防护面罩走过来:"理论上可行。如果能用'天铁'量子效应建立生物电磁屏障,选择性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共振..."

"需要大量基因数据支持。"程明已经打开编程界面,"我可以设计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但需要Grace和其他患者的完整基因组。"

一个大胆的计划就此成形:我们将建立一个基于"天铁"量子效应的基因防御系统,专门保护易感人群。但首先,必须把Grace和其余患者接到中国。

三天后,在WHO协调下,Grace和另外四名特殊患者乘医疗专机抵达北京。看着瘦小的Grace穿着过大的病号服,怯生生地站在医院走廊,我心头一紧。她比在非洲时更瘦了,眼睛显得更大。

"Jambo, Grace."我用斯瓦希里语问候,递给她一个熊猫玩偶,"Karibu China(欢迎来中国)。"

Grace害羞地接过玩偶,突然用中文说:"谢谢程医生。"发音标准得让我们都愣住了。

"谁教你的中文?"程明蹲下身问她。

"妈妈。"Grace低头玩着熊猫耳朵,"妈妈说...我的外公是中国人。"

这个意外信息像闪电击中我们。程明立即联系姆瓦纳医生,要求调取Grace的家族史资料。同时,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基因分析和防火墙开发工作。

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协助下,程明的模型很快有了突破性发现:"这些患者的基因标记都指向一个共同祖先——某种罕见的线粒体DNA单倍型,主要分布在藏南地区!"

"藏南?"我猛然想起师父的日记,"那个牺牲的藏族女子..."

郑淮安调出地理信息系统:"更精确地说,是墨脱县一带,那里有个古老的村落以制作特殊藏药闻名。"

线索渐渐清晰。我们连夜比对数据,发现Grace的外祖父极可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藏移居肯尼亚的藏医!而玄静法师日记中提到的"牺牲的藏族女子",正是来自同一个村落。

"这不可能是巧合。"赵院士神色凝重,"陈志明团伙在精准定位这个血统!"

苏芮少校带来军方的分析:"根据情报,这个基因型对'天铁'量子效应有独特响应能力,可能是开发定向生物武器的关键。"

与此同时,Grace的基因测序结果带来了更大震撼:她的线粒体DNA与师父日记中提到的藏族女子有99.7%的相似度!这意味着Grace很可能是那位女子孙辈的亲人。

"天啊..."程明看着比对结果,"师父知道这个家族?"

我们立即重新检查师父的密码本。在一页被水渍模糊的笔记上,紫外线照射显现出一幅微型家谱图,标注着"洛桑家族"和"药性传承"等字样。

"我明白了!"我猛地站起来,"师父不是在执行普通任务——他在保护这个掌握特殊药方知识的家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