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和他挑选的几名绝对可靠的骨干,常常工作到深夜,在油灯下比对笔迹、分析时间线、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疑点。
李大牛则带着他的特别行动组,在荒无人烟的牛头山深处,挥汗如雨地挖掘、构筑。
他们选择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山坳,利用天然洞穴和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修建了一个可以容纳十人左右的地下掩体,里面储备了足够的粮食、水和弹药,还开辟了一条紧急撤离通道。
这里,成为了独立团真正意义上的秘密指挥前哨。
时间一天天过去,根据地内外一片平静,甚至平静得有些异样。日军据点依旧紧闭大门,秋山慎一仿佛真的变成了一个保守的守城之将。
但赵大勇心中的那根弦却越绷越紧。他多次与周锐、牛剑锋碰头,分析局势。
“秋山没有动静,这本身就不正常。”赵大勇在团部里踱步,“以他‘剃刀’的名声,绝不可能只是来守摊子的。”
周锐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排查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没有发现明确嫌疑对象。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人,背景都比较清白,经历也经得起推敲。‘豚鱼’藏得太深了。”
牛剑锋沉吟道:“或许他在等待时机?或者,他在观察我们的反应?”
“有可能。”赵大勇停下脚步,“我们撒出去的‘鱼饵’,关于攻打马家镇的消息,有没有引起什么特别的关注?”
周锐摇摇头:“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这个消息只在营级以上干部中流传,范围控制得很好。除非……‘豚鱼’就在这个层级,而且极其沉得住气。”
赵大勇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那就继续等,继续查。告诉同志们,训练不能松,警惕不能降。秋山在试探我们,我们也要试探他。通知各连队,加强边缘地区的巡逻和侦察,特别是对那些容易渗透的路线,多设暗哨。看看这位‘剃刀’先生,到底想干什么。”
暗流在平静的表象下加速涌动。秋山慎一通过特战小队零星的回报,逐渐勾勒出根据地边缘的防御轮廓和活动规律。他也注意到了独立团内部关于攻打马家镇的传闻,但他只是冷冷一笑,并未采信。这种级别的作战计划,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流传开来?这更像是赵大勇抛出的烟雾弹。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份情报上:特务小队报告,发现独立团有小股精锐部队频繁出入牛头山方向,行动诡秘,不像是普通训练。那里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独立团去那里干什么?
秋山的手指,再次点在了地图上“牛头山”的位置。他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