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同时看向他。
“那块地的确在三年前被匿名者购入,用途登记为‘建筑实验空间’,实名认证是陆总。”
林疏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来,早在他们结婚之前,陆景行就已经在默默守护她的梦想?
她攥紧手中那张泛黄的图纸,眼底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我要去看看那个地方。”
陆景行没有阻拦,只是轻轻点头,“需要我陪你去吗?”
“我想一个人去。”她说。
翌日下午,林疏桐驱车来到城郊一处偏僻地带。
地图上的坐标指向一片荒废的老厂房区,周围几乎看不到人烟。
她站在铁门前,拿出手机准备联系安保人员,却被系统自动识别拒绝进入。
正当她犹豫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用我的指纹。”陆景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疏桐回头,看见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神色复杂。
她点点头,输入了他的指纹验证。
门缓缓打开,尘封的秘密也随之揭开。
林疏桐迈步踏入那座隐秘的建筑工坊。
阳光透过高窗洒落进来,照亮了墙面上一张张熟悉的作品图稿——那些是从她学生时代至今所有的代表作草图、结构模型,甚至连她早已遗失的初稿都完整地保存在这里。
她愣住了,胸口剧烈起伏。
这不是一间普通的实验空间。
这是专属于她的世界,一座由他亲手打造的“追光者”的起点。
林疏桐站在那座隐秘的建筑工坊中央,四周是一墙又一墙她曾经创作过的图纸复刻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设计草稿、结构模型、光影分析,甚至连她大学时期亲手画下的第一张图书馆概念图都被精心保存并立体还原。
每一幅作品背后都仿佛藏着一个年少轻狂却无比坚定的梦想。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墙面,指尖划过一张张图纸边缘,心跳与呼吸几乎同步失序。
“这……不是梦吧?”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迷离地环顾四周。
陆景行站在门口,双手插在西装口袋里,目光温柔而沉静地看着她。
他没有急于回应,而是缓步走到控制台前,按下了某个开关。
刹那间,空间内的灯光缓缓亮起,一束束柔和的光从顶部洒落,照亮了每一张图纸、每一个模型、每一处角落。
整个工坊仿佛活了过来,像是一个沉睡已久的梦境,终于在这一刻苏醒。
“我第一次看到你的作品,是在一场匿名比赛中。”陆景行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像夜风拂过水面,“你提交的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图书馆,但那里面的光影设计让我第一次觉得,建筑可以治愈人。”
林疏桐怔住了,缓缓转头看向他。
“那场比赛之后,我一直在找那个参赛者是谁。”他继续道,“后来才知道,那是你。林疏桐,你用最简单的材料和最纯粹的理念,打动了我。”
她的心跳乱了节奏,胸口翻涌着一股从未有过的悸动。
“所以你就……买下这块地,建了这个空间?”她低声问。
陆景行点头,“三年前开始筹备,一年前完成。它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你。”
林疏桐的眼眶湿润了,视线模糊中,她忽然迈步走向他,毫无预兆地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
“谢谢你,”她声音哽咽,“把我的梦想守护得这么好。”
陆景行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唇角微微扬起,声音极轻:“只要你愿意做梦,我就永远做你的造梦师。”
夜色渐深,工坊外的世界早已陷入喧嚣与浮躁,而这里却依旧安静如初。
林疏桐坐在工作台旁,翻开一本笔记本,里面是她大学时期的构想手稿,旁边还贴着一张便签纸,是陆景行亲笔写的批注:
> “这座桥应该更宽一点,让人能驻足多看一眼风景。”
她忍不住笑了,眼角却还挂着泪痕。
“原来你连这些都记得。”
陆景行站在她身后,一手撑在桌边,一手轻轻搭在她肩上,“我记得你说过,好的建筑不仅是功能性的存在,更是情绪的载体。”
他顿了顿,语气认真,“我想让你的作品不只是存在于纸上,而是真实地立在这座城市里。”
林疏桐猛地抬头看他,“你是说……你要将我的理念真正落地?”
陆景行点头,“我已经安排团队对‘归途’项目进行了初步可行性评估。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把它建成。”
林疏桐愣住,心跳骤然加快。
那是她学生时代的一个幻想项目——一座连接城市与自然、现实与记忆的桥梁式文化中心。
当时她以为那只是年少时的一场梦,如今却被他亲手捧到了她面前。
“陆景行……你是不是早就打算好了?”她看着他,眼底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
他笑了笑,眼神里藏着一丝久违的柔软,“我只是不想再错过你。”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工坊屋顶的玻璃天窗上,折射出斑驳的光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