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 第276章 替儿子打工的李世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章 替儿子打工的李世民

原本李承乾今日是来跟李世民商量自己的‘公考’事项并聊聊科举的事儿的。

可结果,最终除了自己的招募考试的事儿定下来了以外,最终那叫一个狼狈啊。

无论是他还是李世民,最终连饭都是端着碗在床榻边上看着长孙皇后小心翼翼吃的。

那叫一个细心,那叫一个胆小啊。

俩人硬生生的伺候到长孙皇后困了,想要回立政殿休息了,李承乾这才多少带着点不放心的回到了东宫。

就这,还第二天一大早难得的连练武都推了,着急忙慌的跑到了立政殿。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长孙皇后把把脉。

眼见着长孙皇后经过一晚上休息,精气神终于回复到正常状态了,李承乾这才大松了口气。

不过,李承乾是松口气了,可朝堂上炸锅了。

因为李世民今天一早就在朝会上宣布了,李承乾即将新开一门科举,招募一批专供于太子别苑以及詹事府的官吏。

“陛下,老臣有奏,太子若需官员,那为何不让吏部调遣或直接让礼部招贤纳士,反而新开一科考试,这岂不是乱了朝纲坏了规矩?”

“陛下,臣也反对,科举早有规矩在先,官员招募亦是国之大计,岂能如此儿戏,太子如此做派岂不是拿我大唐的官身当玩具?”

“陛下,臣倒是觉着太子此举颇有深意,这科举一事,至今也不过几十年,乃是隋时才出现的新事物,那我等多弄点不一样的,又有何不可?”

“不对!陛下,臣反对,我等不能任由官员招募一事变得混沌不堪……”

“陛下……”

看着朝会上一个个站出来慷慨激昂的臣子,李世民捂着腮帮子多少有些牙疼。

‘小兔崽子倒是聪明,压根不来朝会了!’

‘现在好了,明明是这小子提出来的意见,可结果却要朕来帮着收拾这烂摊子。’

‘哼,这疲懒货别的不行,这躲懒的功夫可谓是神出鬼没!’

面对着朝会上汹涌而来的意见,李世民倒也没慌,顶多就是有一些被人甩锅之后的郁闷和烦躁罢了。

反对而已,怕个屁。

他隔个十天半个月的,总要面对一次朝臣的反对的,他都习惯了。

不过,也正因为他能坦然面对朝臣的反对,这贞观朝才能有如今的活力啊。

真要是碰上那种霸道到不行,或者别人稍稍反对就恼羞成怒的天子,朝臣们也不会那么头铁不是?

老实听话、戳一下动一下的偷懒而已,要表现得多好可能有难度,可要偷偷懒,那可太简单了。

而贞观朝,目前来看,懒人并不多。

李世民的包容、大气,还真就让朝臣们心甘情愿的在朝会上各抒己见而后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来。

李世民等到朝臣们都说得差不多了,这才点点头朗声到。

“诸位臣工的意见,朕都听到了。”

“朕基本总结了一下,其中反对的,主要是认为太子此举扰乱了科举原本的规矩,同时破坏了礼部、吏部原有的官员招录、调配工作。”

“而支持的一方呢,则是认为这科举一事本就出现没多少年,本就还存在漏洞,所以新冒出来个考试,似乎也没什么,至少也能看看效果!”

李世民这番总结,几乎就是把朝堂上主流的意见都给提炼出来了。

众人见此也是连连点头。

“既然你们的意见说完了,那朕也说说朕的想想法。”

“首先,朕先表个态,朕是乐意看到太子这次招录官员考试成功举办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当先表露出了自己的态度。

而后,才郑重的解释道。

“先说说朕认可的原因。”

“其一,朕手里没有承乾所需要的人手了!”

“不是承乾不乐意从走吏部遴选的渠道,而是朕给不了他那么多他想要的官吏!”

“大唐初立,到处缺人,朕自己都嫌人手不足呢,哪还有人手给他啊!”

“可偏生,他要人要得急,还要得多!”

“那就没办法了,让朕总不能让他差事不办了吧!”

“不瞒各位,朕对于太子别苑还是多有期待的,毕竟无论是朕的内帑还是国库,可是每年都能从那儿得到不少银钱的,朕总不能光拿钱,还不给人人手干活吧?”

朝臣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今的太子别苑,可不再是众人口中所谓的‘小孩子玩闹’了。

食盐工坊、造纸工坊、印刷工坊,还有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琉璃工坊。

光是这些个工坊,就给内帑还有国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甚至好几家国公府,都在里头有分红来着。

这时候,太子殿下说一句他缺人,要招人,似乎还真就不好拦着啊。

李世民见众人没反对这个理由,笑着说起了第二个。

“其次嘛,朕对于此事,同样也有些私心。”

“那就是如同克明之前所说的那样,科举是我大唐的国策。”

“但科举终究出现的时间尚短,各种规章都还不健全,里头需要完善的东西多着呢。”

“可若是拿着科举当儿戏,那无疑对我大唐是极大的危害。”

“科举涉及的可是大唐疆域内所有有志于朝堂的士子,他们背后更是牵扯到了大唐几乎所有的家族。”

“朕纵使贵为天子,也不愿拿着此等大事当儿戏。”

“所以,朕便想着,在承乾招人这事儿上,玩点新意。”

“还是那句话,试试嘛!”

“反正最高不过八品的官身,还是不进入三省六部,只在太子别苑和詹事府任职的官身,纵使一个都不堪用,那朕和诸位臣工也能从这次的过程当中至少汲取一些教训吧?”

众人再次点了点头。

显然,这个理由多好还是有些充分的。

试点而已!

不要以为只有后世才有,不说大唐了,早在秦时,就已经有试政的说法了。

说白了,时代可以限制人们的眼光、见识,但限制不了人们的思维和灵感。

尤其是朝堂上这些精英,他们是真的老奸巨猾。

试点的好处,他们同样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