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袁逢,作为袁氏现任家主,缓缓开口:“张让最大的弱点,在于不得人心。世家大族、天下士人,谁不恨宦官专权?如今灵帝驾崩,新帝年幼,正是我们世家崛起的时机。只是,我们不能贸然出手,需先观望局势,暗中联络其他世家,待时机成熟,再一举铲除宦官集团。”
话音刚落,管家匆匆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老爷,这是弘农杨氏杨彪大人派人送来的密信。” 袁逢拆开信,快速浏览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杨彪也有意联合世家,共同对抗张让。他在信中说,已联络了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约定三日后在杨氏别苑密会,商议对策。”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有杨彪牵头,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必定响应。这几家皆是天下望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我们联手,张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袁逢却摆了摆手:“不可大意。张让如今掌控宫城,又有秦朗的边军和吴匡的禁军在手,硬拼只会吃亏。我们要做的,是先切断他的外援,再离间他与秦朗、吴匡的关系,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与此同时,颍川荀氏在洛阳的宅邸内,荀彧正与族中长辈荀爽商议。荀彧手持一盏清茶,缓缓说道:“张让拥立刘辩,看似名正言顺,实则是为了掌控朝政。何皇后虽失去何进,但毕竟是新帝生母,若张让不能满足她的私欲,难保不会生出变数。我们可暗中联络何皇后身边的人,挑拨她与张让的关系。”
荀爽点了点头:“文若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需联络朝中的世家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与张让周旋,拖延他的政令推行。同时,派人前往颍川老家,调动族中私兵,随时准备支援洛阳。”
河内司马氏的府邸里,司马懿虽年少,却已展现出过人的谋略。他对父亲司马防说道:“张让最大的依仗是兵权,但秦朗的边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皆需洛阳供应;吴匡本是何进部下,倒戈不过是为了利益,并非真心投靠张让。我们可从粮草和利益两方面入手,瓦解张让的兵权。” 司马防闻言,对这个儿子愈发满意:“仲达说得对,我们可暗中派人截断秦朗的粮草运输路线,再许以吴匡更高的官职和利益,让他倒向我们这边。”
洛阳城内的世家大族,就这样在暗中形成了一张对抗张让的网络。他们虽暂时没有公开与张让为敌,却在方方面面为张让设置障碍,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相较于世家大族的谨慎观望,被压制多年的党人集团,在灵帝驾崩后,则表现出了更强烈的行动欲望。党人自 “党锢之祸” 后,虽遭到残酷镇压,但根基仍在,许多党人领袖隐于民间,暗中联络同道,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洛阳城外的一座破庙里,党人领袖陈蕃的门生李膺,正与十几名党人骨干秘密会面。庙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却丝毫没有影响众人的热情。
“诸位,灵帝驾崩,张让宦官集团把持朝政,这正是我们党人恢复名誉、重振朝纲的大好时机!” 李膺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激昂,“当年‘党锢之祸’,我们的父兄、同道惨遭迫害,如今,是时候为他们报仇雪恨了!”
一名党人骨干激动地说道:“李大人说得对!张让等宦官,祸国殃民,天下人皆欲诛之!我们愿追随李大人,与张让拼杀到底!” 另一名党人则冷静地说道:“李大人,张让如今掌控兵权,我们党人虽有民心,却缺乏兵力,若贸然行动,恐怕会重蹈当年的覆辙。”
李膺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蛮干,需制定周密的计划。首先,我们要在民间散布张让的罪行,激起民愤,让天下人都知道宦官专权的危害;其次,我们要联络朝中同情我们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发声,请求新帝解除党锢;最后,我们要暗中招募兵马,训练士卒,为将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开始分头行动。一部分党人前往洛阳城内的各个角落,向百姓讲述张让等人的恶行,以及当年党人遭受的迫害;一部分党人则潜入宫中,联络那些对宦官不满的宫女和宦官,试图获取宫城内的情报;还有一部分党人则前往天下各州郡,联络当地的党人同道和同情党人的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党人的努力下,洛阳城内的民怨逐渐沸腾。百姓们纷纷指责张让等宦官专权误国,杀害忠良,要求新帝严惩宦官,解除党锢。许多百姓甚至自发地聚集在宫门前,高呼口号,给张让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党人在朝中的联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曾与党人有过交往的官员,在党人的劝说下,开始在朝堂上委婉地提及解除党锢之事。虽然这些官员的提议遭到了张让等人的严厉驳斥,但却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关注党人的命运。
党人在天下各州郡的联络也颇为顺利。许多州郡的官员本身就是党人的门生故吏,或是对宦官专权不满,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党人,若党人在洛阳发起行动,他们将在地方上响应,牵制张让的势力。
党人集团,就这样在灵帝驾崩后的乱世中,逐渐重新凝聚起来,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刻威胁着张让的统治。
灵帝驾崩的消息,通过驿站快马,迅速传遍了天下各州郡。各地官员接到消息后,反应各异,有的忠心耿耿,准备前往洛阳奔丧,辅佐新帝;有的则心怀鬼胎,趁机扩充势力,割据一方;还有的则持观望态度,等待局势明朗后再做决定。
荆州牧刘表,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立刻召集了手下的谋士蒯良、蒯越商议。刘表坐在府衙的主位上,面色凝重:“灵帝驾崩,洛阳局势混乱,张让宦官集团把持朝政,诸位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蒯良率先开口:“明公,荆州地处天下腹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洛阳混乱,正是我们巩固荆州、积蓄力量的时机。我们不应贸然前往洛阳,以免陷入纷争。当务之急,是平定荆州境内的叛乱,安抚百姓,整顿军备,待天下局势明朗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