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池趁众人不备,悄悄溜出去会小未婚妻呢,两个人在小姐闺房卿卿我我的,侍女都看不下去了。长孙池摸着仙宜的小手,把两个玛瑙手串戴到她手腕上,小未婚妻爱不释手。
定完小六的亲事,三表哥、四表哥、五表弟押了粮草回任上了,府里一片宁静。西北的冬天实在是冷,王善一窝在大舅给她准备的暖房大炕上,不爱出门。两只海东青闲不住,也不怕冷,天天都要外出飞一圈。大雪一场又一场,地面上的积雪有两尺多厚了,早上出门都得清雪,不然推不开门。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怕旱灾,也怕雪灾,人要吃粮,牲畜也要吃草料,雪太大了,就怕库存的粮草不够,没得吃啊。他们本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一般在宰杀季才杀牛羊,雪灾之时也顾不得什么,又杀了一批,把肉挂在屋檐下,冻干或风干都行,更好保存。
今年先旱后雪,真是雪上加霜,还让不让人过了?就有土谷浑余孽涉归部落的内线得到消息,宣王与长孙总督两家联姻,聘礼是数万担粮食和食盐,分析下来,长孙家肯定不会把所有粮食当聘礼,营里和家里肯定有更多的。涉归部就盯上了,准备突袭,杀人夺粮。
幸亏王善一能与鸟兽沟通,这天又是大雪,有一群乌鸦飞到院里,直啄门窗。王善一披了白狐大披风,戴上帽兜推开门,有一只大乌鸦飞过来落在她肩膀上,讨吃的。王善一笑笑,大雪天的确实难过,从空间拿了一大盆高粱和谷子,放在地上,任乌鸦们取食。吃饱之后,乌鸦带给她一个消息,吐谷浑余孽涉归部落正要与突厥的容源部落联手,大约能集结两万余众,准备突袭甘凉大营,杀人抢粮。
长孙宇听完外甥女消息,没想太多,还以为她有高明的细作。无论如何,敢欺负到老子家门口,不收拾他们才怪。长孙宇坐镇陇右总督府,甘凉驻军约有两个军,每个军由四个步兵团,八千骑兵组成。时下编制:步兵二十队为一团,骑兵十队为一团,每队一百人,队长就是百夫长。
长孙洋是副都督,总领陇右道驻军事务,他身高力壮,善使公孙家祖传的长枪,短兵为银锏,统领步兵。长孙池外表英俊,内心如烈火,虽会祖传枪法,更喜欢马槊,那种兵器对付骑兵有奇效,专门练了一支千余人的马槊骑兵团。
长孙宇父子好像一点也没防着明珠,想问什么都告诉她。王善一了解了陇右道的兵力配置之后,真心佩服大舅和二哥,这么多人马,人吃马喂的得多操心呀。得找个机会再给大舅一批粮食,不过要军方出钱来购了。以大舅一家之力养兵是不可能的,她手里有一件法宝,此时可能会用上了。
什么法宝呢,说起来得感谢曾秀云了。曾秀云要害王善一时,她恰有了空间,又能与鸟兽沟通,事先得知,躲过大劫,打伤了梁王与曾侍妾。关键是她把曾侍妾的财物一窝端了,扔在空间很久了,也没注意是什么。豆豆死了,她很伤心,在空间里下意识的翻查之前在梁王府时得的东西。发现了几份矿产示意图和机械制造图,还有一个手册,记录了很多知识,火药配方,配比不同时各自的用途。不过她暂时用不着,王博士的小楼里有个大书架,上面大多数是知识类型的书。
不过,曾侍妾用的也是与王博士差不多的简体汉字,还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数字用的也是阿拉伯数字,这些东西她虽认不全,却心中隐约有了猜测,实在是大吃一惊。
让英英看过那几份图,证实了她的判断,曾秀云来历不凡,从图上的简体汉字和英文单词还有化学符号来推断,此人应该算是跟王博士同乡,只是时代更早一些。因为,这些汉字是华国七八十年代用的,与后世王博士所用更加简化的汉字还是有点区别。看来,汉字不断出新的简化方案,比如“留”字,王博士写得就更简化,田字上面只有个三点。
王善一心里感慨,怪不得曾侍妾有那般能耐,比她多了上千年的文化积累,可能也有什么奇遇。心中忽然轻松几分,不是自己无能就好,是对手太强大了。又万分感谢青青,它不给自己芥子珠,自己早化成灰了。
让英英帮忙整理翻译了那些图纸,其中有一张银矿分布图,下明标示着是甘凉道会州的一处荒山,目前被吐谷浑安思达部落侵占。反正是大军一来,他们就撤,大军回营,他们又来驻扎。他们不知道那是矿山,但是这边离素银、广凉几个县近,方便抢劫粮食和物资。
此次吐谷浑涉归部落与突厥的容源部落联手来袭,只要打败他们,打残他们的有生力量。再让宣王父子出击安思达部落,就能收回那处荒山。而且也帮了五表弟的大忙,那山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正好是他治下的素银县边境。大舅与宣王殿下联手,开发这个大银矿,岂不是富可敌国了,再逢天灾年就可花钱买粮草了。不然,光靠亲戚接济不好办,毕竟是几万人的大军呢,宣王殿下还有三千私卫要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