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赵煊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他们牺牲的准备......可是看见有人能回来他又非常不舍。

这一次损失,朝廷的宰执班底又减少一半,几乎被掏空,这谁受得了?

太过于精简,反而助推相权的扩大,此时的何栗可谓是风光无限,整个朝廷已经没有能和他平起平坐的家伙。

一切回归正轨后,赵煊必须要做的就是重组宰执班底,现在却连一个核心也没有,最喜欢的孙傅又......

“官家......诸军不下数十次劫营,只有一次成功找到使团所在地,其余使者被杀,至于孙尚书、秦相公以及谭相公则下落不明,极有可能被金人虏走北撤。”

“唉......”赵煊叹气,他亲手将他们送入了地狱......

不得不痛心。

不知道有朝一日还能不能和孙傅说一句“好久不见”。

赵煊愣神,曹辅又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开封解围,那哑巴如何处置,臣以为继续关押大理寺不是一个好选择,此人必定不能再抛头露面......秘密处理为好。”

杀掉他?

赵煊摇摇头,这家伙怎么说也帮了整个开封一个大忙,况且开战前就许诺过他,秘密杀掉,不是他的做派......郭京那个家伙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哑巴留着还有作用。

赵煊简单思索一番告诉曹辅:“艮岳不是空出了大片地方么?”

“是......山体几乎搬空,倒是几座亭台楼阁侥幸留下。”

“选个靠近水边的好位置,修一间房屋,让他住进去,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进入艮岳,他也......不准外出,派御龙神军看着,给他好好犒劳一顿吧。”

曹辅稍微一愣,笑道:“可行,此人出现,倒是陛下天命所归之像。”

没有此人,赵煊还真不一定拖过闰月二十五日,天不亡我......

曹辅离开后,李若水带着幸存的几个使者一进来就是一顿哭,赵煊也和他们感概,并仔细询问这些日子在金营的细节。

得知孙傅等人如何在制书上戏弄金人,赵煊得给孙傅竖一个大拇指,能糊弄他是真敢糊弄!

所幸最后一版制书没交上去,不然盖个兵部尚书印,够孙傅在金营死个八百回了。

最后前来的是景王。

景王情绪没有多大波动,他还极力来安慰自己哥哥。

赵煊问他想要什么。

景王毫不犹豫回答:“官家,臣已是亲王,还要向朝廷白拿什么呢?”

“臣只请官家,准臣陪伴父亲左右。”

赵煊点点头,再多要东西,就不正常啦。

景王当然聪明,此时留在开封城的诸位亲王,大概都能预见到康王的下场,这家伙回来免不了一顿处罚。

作为亲王不削爵就是天大的好事,还想着更近一步,便半步深渊。

安抚完使团情绪后,赵煊发出了时隔十几天后的第一份谕旨。

在初八日结束前,百官协同各军、百姓尽快清理战场,疏通河道,打扫开封城,准备以盛大排场迎接勤王军入城。

因为城外部队多且杂,只允许宗泽、钱盖、陈规三人各领河北、陕西、南方兵马代表入城,其余部队城外驻扎待命。

同时宣布皇帝已经安全回归大内,望百姓安心。

并将于初九日召开一次大朝会。

此时守候在东壁城墙下的百姓是懵逼的,皇帝什么时候进去的?

得知皇帝安全,众人也就慢慢散了。

倒是太学里热闹非凡,他们又开始奋笔疾书,准备上奏督促皇帝陛下否认一切和议条款,同时可以计划北伐收复失地了!

大宋朝这颗巨大的心脏,又重新恢复活力。

初八日赵煊起床后到文德殿视朝。

百官一夜之间上了几十份贺表,各种华丽、生僻的词语涌入赵煊脑袋当中,让他既痛苦又开心。

其中倒是有几条建设性的意见。

几个官员希望皇帝改元。

毕竟靖康中,遭遇的苦难实在太多了,又是年底又是一场胜利,用改元和过去的靖康之政切割,求个好寓意。

他们怕皇帝伤脑筋,甚至拟了三个年号一起呈上来。

赵煊只是轻轻一笑。

其实,怎么看,靖康这两个字是非常好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特殊时期的话。

赵煊想让靖康不再是耻辱的代名词,想将靖康“口碑”彻底扭转,他不能改元,至少在局势安稳之前都不能改元。

逃离靖康这两个字简单,逃离靖康这个时代困难,不是改了年号就能进入新时代,赵煊拒绝了改元一事,沿用靖康年号。

不过赵煊有自己的小心思。

年号不改,他要改名!

如今他作为赵佶大儿子,名叫赵桓,赵佶给儿子取名,名字里一定带个木字旁,为了和其他亲王区别,同时也为了赵煊自己看着舒服,他得改。

从神宗皇帝开始,皇子的名字便不遵从太祖制定的字辈取名,所以后面都是单字名,赵佶搞个木字旁,倒也用心良苦,能给儿子多一个共同点,其他的宗室子弟还是得乖乖按照字辈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